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设计·课程】基于未来概念的品牌文化展示设计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 展示设计指导老师 | 汪建松 教授

课程课时 | 2022/02/21-2022/04/15

课程定位 | 设计选修课,跨专业教学实验,旨在打破专业壁垒,进行学科融合

授课对象 | 美院全体学生

学生来自大一至大四的不同年级,专业来自环艺、工业、视传、雕塑、染服、信息等不同专业,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各个国家地区

课程助教 | 卢思奇

课程简介
展示行为映射着社会交往与信息互通的本质,随着历史的迭代和观念的更新,其手段及语意已然超越以往形式。不论是传统的抑或是现代的展示设计,都离不开面向未来的趋向。何为未来?一个更加贴近自我意识觉醒的场域,抛开现实的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一切真实而束缚的空间存在,向着没有边际的维度挑战,可以说是“Metaverse”,可以说是“虚拟”,在连名词都未知确定的时代,设计的思维可以被任意放逐。

本课程让同学们敞开想象,为未来的“我”与“我的世界”奉献一个最好的愿景,将“我的挚爱”献给大众,可能会是一个产品,可能会是一个空间,可能会是一个故事,一切都有可能。

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展开合作,在碰撞与融合下探求设计创新的可能性。突破自身的局限,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跨界合作,共同探讨未来的展示设计,展示设计的未来。

调研场景
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展览
调研SKP-S商业展示设计
作业展示
01 黑胶回忆录

小组成员:颜成 徐胜兰 罗金时 柳金羽

本组策划的是一个在宇宙空间中以黑胶唱片为媒介的爵士乐体验馆。场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供顾客调整状态及休息储物的大厅区;可以了解爵士乐历史,聆听及观看经典的陈列展示区;欣赏现场乐队及定制私人黑胶的LIVE+区。

黑胶唱片在零重力甚至多重力下的展陈形式
 02 奇点

小组成员:程静彤 郑博匀 贾英诗

我们展览的名字叫做“奇点”,物理学上的奇点,是时空无限弯曲的那一个点。宇宙学上的奇点,是宇宙产生之初,由爆炸而形成宇宙的那一点。几何意义上的奇点,也是无限小且不实际存在的“点”。

我们的展览表达了当代年轻人群追逐所爱的过程中,难免受阻挣扎,寻求挚爱,实则是在探知世界的过程中探究自己的内心,向外行走,向内认知,达成个体与外界的衔接。追求挚爱的过程中,没有结束,也没有明确的开始,正如“奇点”的存在。

展示分为五个部分,对映追求挚爱的五个阶段:平淡-初遇-受阻-自救-确信

五个部分呈环形连接,正如追寻所爱是不断循环发展的
03 GYM BOX

小组成员:王思颖 吴昊 

在目前传统健身商业模式存在严重资源浪费问题的背景下,我们的作品以创造全新的健身商业模式为目的,打造一款“健身快闪盒子”——GYM BOX。

如果你是投资者,它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如果你是员工,它会带给你工作方式的转变;如果你是消费者,它是一款让你可以随时随地健身的盒子........

GYM BOX千变万化,生长在城市的缝隙中,与城市和人类和谐相处。它即将成为城市的新成员、人类的新伙伴。

04 MINE CRAFT

小组成员:魏雯丽 陈薏如

元宇宙,简单来说,是一个未来的愿景,一个更身临其境的互联网,用户可以使用虚拟化身在 3D 空间中互动。

基于现有的商业模式,我们的设计企图将MINECRAFT想象成一种在线游乐园,一个人们与乐高品牌和其他用户交流的公共空间。这一空间在游戏、流媒体娱乐平台和其他数字体验间无缝切换。

把「开发者」和「玩家」两种身份捆绑在一起
05 彩色橡胶

小组成员:郑紫微 石佐喜优香

Fipper是马来西亚原创橡胶拖鞋品牌,旨在让人穿上后如同走在大自然中及云端里去感受橡胶的魅力。

因此,我们把展览空间想象成是一座岛屿。边界由不规则曲线围合而成,并从外至内三种材质:塑料海洋贴图地面、灰色编织地面和椰丝编织地面逐层递。

主要布局为三条座椅与展面一体的曲线型装置
06 迷失海洋

小组成员:朱峰诣 樊佳 叶招升 

展览基于70% PLUS这样一个全新创构的海洋垃圾回收再生的产品设计商业品牌展开,试图结合综合展示的方式,在介绍品牌和产品的同时,让人们体验到海洋环保的迫在眉睫的紧张性,以及海洋环保的可行性。

展览三个部分:迷失海洋,海洋迷失,重构海洋
空间展示和互动展示交叉呈现
07 摩登时代

小组成员:王宇梁 郑舒菲 戚馨元

美德战胜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使得超越个人的中心性成为可能.但当超越这种中心性时,快乐或痛苦,邪恶或美德,我们自己的自我或其他任何人的自我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的主题是摩登时代,通过卓别林典型的大工业化生产时代影像映射在时尚、前卫、繁华的表象下人民或者说是个体的“麻木”。体验包括LED展屏、实体景象、传送带、主题产品,希望带给体验者沉浸式体验。

08  “浪潮”香港电影集合店

小组成员:唐靖 蒋依洧

“浪潮”的意象取自香港电影给予我们的整体感受,它代表着香港电影如潮水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创作趋势。

我们的专卖店设计试图以浪潮这一意象为载体,将已随时代推进而逐渐式微的音像店与文化符号绑定,最终形成一家展现港影独特魅力的集合店。

 09 快门影相 

小组成员:赵子炎  唐珂

我们将传统的相机中从按下快门到形成影相的每一步与咖啡厅结合,让置身在其中的顾客能充分感受到传统相机机械的美丽,回归机械。

我们想放下快节奏的生活,仔细感受捕捉生活中的美丽时的每一步,传达传统相机的机械美,达到对现今科技的反思。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咖啡馆将相机解构、空间解构,展现出相机中的机械美。

入口采用相机镜头光圈形式
将相机胶卷与窗框重叠,互为影像
10 逃

小组成员:李佳琪 石瑞禾 刘媛媛

负面的情绪与消极的态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嗤之以鼻,但同时它们又多多少少会存在我们身边,我们无法消除生活中所有的负面情绪,但是可以做到尽可能的逃离,拥抱崭新的生活。

因此我们将展示设计的主题定义为“逃”。借用自然界中的危险的植物及可怕的自然现象作为展示的组成元素,让“逃离”成为进入这个空间的第一感受;同时在空间的编排上也以叙事空间为主,环态且下沉空间组织逻辑,再次让“逃离”成为整个展示空间的主旋律。最后以此次“逃离”空间展示中的组成元素设计成该展示空间产品周边,留以纪念。

11 echo

小组成员:白芸 王茵 李白沙

文字作为一种记录的手段在人类社会延续了千年,但人们往往会忽略掉文字在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当下社会中的事物,例如文字,在未来会以怎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或者说在未来是否还存在着“文字”这样的概念

本展览从“站在未来看现在”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开拓文字展览新模式,唤醒人们对于文字的重视,引发对于文字未来发展走向的思考。

文字散布其中,隐喻夜空中指引方向的星辰。
 12 极光

小组成员:陈金昆 王诗云

极光是一款为未来太空出行设计的概念汽车。鉴于技术进步,人类将能够实现空间星际探索能力,届时的重点将从地球交通过渡到星际交通。

基于宝马概念车的远见设计理念,我们为这辆概念车的展陈设计引入了一个主题——使命的可持续。通过我们的设计,展现宝马品牌对未来的探索精神与负责态度。

面向未来的展览,同样需要未来的表达,我们使用了虚幻引擎构建了整个虚拟展厅,这一计算机图形学的成果为展览提供了无限可能。

13 松泽艺术品店

小组成员:高梓桐

展示设计灵感来源于吴冠中的作品。其中黑白与原木色的色彩搭配来源于中国传统的计白当黑法则。可谓大道至简。再结合西方设计中的极简理念,体现传统与当代共存的风格。

整体室内展柜布局参考松美术馆本身以松树的排布,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我对于室内展柜,展台以及收银台等重新设计形态与配色,计算流动墙面积,从而以点线面兼顾的形式进行排列。令其视觉效果更加突出,更加舒适,带来轻松的构成感。

 14 桔星

小组成员:陈雨菡 景兰婷

桔星是一家位于商场的猫咪主题文创玩具店。以自创IP为亮点,主打猫咪形态的毛绒玩具,辅之以服饰、箱包等周边产品。借助中国本土田园猫的形象,用丰富有趣的角色带给消费者治愈和陪伴;希望借此增加人们对流浪猫的关注,宣传“领养代替购买”的理念。店铺形似一个巨大的纸箱,箱底有一只猫咪形态的雕塑从长方形的洞(门店入口)探出头来。

品牌发展分为三个板块:IP、周边和推广
15 霖

小组成员:石丁尹 陈思雨

受喜茶、奈雪的茶影响,我们组想要策划一个饮料品牌专卖店。但与喜茶不同,我们在店内加入更多体验性的元素,给予观众更多感官视觉上的体验。

我们确定了以雨这一天气为主题,并且给不同的雨进行分类来对应我们不同口味的饮料。店内设计不会具体的展现雨的形态,以抽象的方式结合人们对于不同类型雨的感受,再以具象的方式建造出来。

16 creemo

小组成员:邵瑜珊 李心蝶 李文卓

Creemo致力于塑造打卡、放松、收集一体的沉浸式情绪体验甜品店,给予消费者情绪价值,将原创产品与门店设计一体化,期望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品质和传递情感的首选品牌。

Creemo将在未来更新更多盲盒产品
课程总结
学生感悟

通过本次课程学习,最大收获就是与不同设计专业的同学在一起交流。这次课程合作之后,我们设计思维拓展了,逻辑能力增强了。希望以后跨专业合作时,我们能做出更多不受限的设计,有更多可能性。(《黑胶回忆录》小组)

感谢这门课,我收获到非常多的专业知识。在选修这门课之前,我对于展示设计只能按照主观审美来操作。而在课程结束后,我能探讨展示设计的可行性。非常感谢汪老师带学生们逛展览以及对我们的言传身教。(《松泽艺术品店》小组)

老师寄语
本次展示设计课题以“基于未来概念的品牌文化展示设计”为题进行设计训练,同学们经过课程学习和考察调研,分组进行课题实践,专业背景的差异对学生们来说是个挑战,经过努力,最终的课题成果大大超出了预期,绝大多数的小组都很好的完成了作业,有的小组表现突出,成果优秀。希望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将来在各自的设计领域都能保持创新思维、勇于突破!——汪建松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