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2023届毕业设计展——环境艺术设计

序  言

创意引擎  艺动文旅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在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耕内涵发展,深推产教融合,实施“十四五”规划、“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开展“双高计划”建设及“三全育人”试点高校建设,艺术设计系着力开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进行跨专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2020级学子们以数字科技融合艺术底蕴,以创意设计助力乡村文旅发展,聚焦“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巴蜀文化、文创产品”等主题,用青春创意的视角诠释社会思考和设计责任,开启今年活力无限的“文化盛宴”。

    创意引擎,新生动力。艺术设计系紧跟数字文旅、乡村文旅发展趋势,以服务乡村建设创意设计产业链为导向,立足乡村文化艺术、文旅景观建筑设计、文创产品开发、品牌形象设计、文旅品牌传播等职业面向,以“技术能力与艺术素质并重、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并重、岗位核心能力与跨专业拓展能力并重”为人才培养定位,搭建产学一体化平台,聚力专业群建设引领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助力文旅,蓬勃活力。艺术设计系实施“乡村建设创意设计人才培养计划”,以真实项目展开设计实践,10个设计类专业协同创新发展,培养“技术型、创意型、拓展型”创意设计新人才。企业、行业专家与教师多方评价,从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装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广告与会展、绘画、产品艺术设计、雕塑与公共艺术等专业800余名毕业生各类设计作品中遴选优质毕业设计,共展出300余套优秀毕业作品,以设计展板、模型制作、绘图绘画、视频影像等形式缤纷呈现,以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同学们对关注生活所传达的思考、对关注未来所表达的探索、对关注地方乡村文化所传承的使命,用创意设计赋予文化旅游新内涵,展现巴蜀文化新活力。

    千帆竞发,梦想熠熠。2020级的学子们用创意勾画着蓝图,用活力描绘着理想。所有作品凝聚着学校的辛勤培育和老师的谆谆教导,承载了同学们的青春理想与执着追求。此时此地,他们小试牛刀,尽显风采,也将以自己的创新创意,创造不同凡响的未来!

二零二三年三月

 

    

致毕业的同学们:

春暖花开时节到!

土地与天空相遇的地方,

是我们展现梦想的舞台。

在这里,

有你们的创意与汗水,

有我们共同的成就。

紫气东来把展览点亮,

白云飘飘装饰美景。

湖畔的花海,林荫小径,

是我们创作的源泉。

让我们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品味设计的独特,

分享梦想的灵感。

我们怀揣着梦想和信念,用才华和智慧,

演绎出一幅幅独具特色的风景画卷。

祝贺毕业设计展圆满成功,

祝福设计师未来更加辉煌!

重启X计划

尹雯、顾元霞、刘玲麟

指导老师段吉萍.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践行“城市眺望之窗”的理念,从场所价值的挖掘入手,通过现代抽象的设计语言,打造极具特色的个性化建筑,体块的切分咬合更好的实现了建筑与城市的相互渗透和空间共享,运用柱网和正方的轮廓去构建高效通用的建筑组群,增加了空间的互动,让空间具备内外皆宜的开放性,用大面积透光玻璃,让人们感受到通透舒适的感觉,最终成为整合公共文化生活的城市装置与构建文化生产的舞台。


编织城市——老旧小区改造

 徐嘉悦 张竟芝 陶丽

指导老师:仇步凡

 

设计说明

  该项目的设计服务对象为老小区的老年人,设计理念源于增强老年人互动和创造社会包容性空间。将所有建筑物提高并将活动空间进行立面处理。在设计表现上利用了编织的形态以线条的形式进行交错和分割,制造空间感,产生的节奏与韵律感让设计空间变得生动灵活。

 

 

 


琉源·归心

代欢 朱柯霖

指导老师张浩

 

设计说明

  设计在有限空间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把建筑、植物、水景有机的融融为一体。以水元素为主题,以景观自然相结合为目的,提高大众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未来生活的向往。加强成都陌然风景旅游休闲放松的作用,加强生态自然与城市人文的融合共生。

 

 

 


《后疫情时代下武汉中山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侯四羽 张芳芳 何俊杰,

指导老师:李霜

 

设计说明

  在武汉疫情中,公园被证明是城市居民的重要避难场所和精神慰藉之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设计了更加绿色,更加健康,更加安全的公园。在设计时,我们以空气质量、持久形和卫生以及社交距离为重要考虑因素。因此我们在功能上提供了更多的休憩场所,及绿色骑行、游览路线。并且考虑到文化因素,我们也在公园设计了博物馆,意在纪念疫情这场无声的战争。希望每一个到此公园的游客都能在享受自然、绿色环境的同时,去纪念疫情,去感受文化。

 

 

 


《水岸印记》

邓佳、魏蝶、杨露可星

指导老师张浩

设计说明

  创作起源来自对涪江河水岸生活的共同记忆,大桥的拱券,扁舟的涟,水阁人家尽卷帘,三步两桥接肆前,是这些细微又生活化的意向共同陈述了这条“看不见的运河”。用现代手法结构自然景观,重构空间秩序,再现帆船文化的意境,天光云影,扁舟徐行,平静的水面像一面大镜子。利用现状繁茂的市政绿化带,将展示区隔离到一个从市政界面喧嚣声音、纷繁交通中抽离出来的场所一个内向的可供交谈、漫步、观景、娱乐的场所,我们希望创造这样的体验空间。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