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共生|武汉传媒学院设计学院2025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优秀作品合辑(二)
发布时间:2025年4月18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467
毕业设计以“浪潮”为主题,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发生着变革与创新。“浪潮”代表着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不断向前涌动的趋势和力量,而视传的同学们恰似那涌起的浪尖,充满活力与激情,以新颖的设计理念和作品推动着专业的发展,引领视觉传达设计的浪潮,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品牌策划与推广方向通过对传统文化解构与重构,将文化认同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叙事。提炼出品牌在文化创意背景下特有的特征,塑造和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先锋视觉设计方向聚焦于设计的未来趋势和创新实践。通过动态视觉语言的演绎创新,将人工智能的算法美学、生物艺术的生成逻辑与传统文化基因进行数字化融合表现。书籍设计方向强调设计与阅读的互动。通过材料叙事与感官交互的协同创新,重塑了知识传播的可视化路径,使书籍升华为承载思想的艺术载体,在数字媒介时代开辟出纸质媒介的诗意栖居地。通过这三个板块的作品展示,期待观者能够感受到设计在塑造未来中的无限可能,以及设计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中扮演着的重要角色。
作品名称:“图绘长安”唐朝都城文化活动推广设计
作者:张永凯
指导老师:戴承怡
作品将唐朝都城文化作为设计蓝本,以唐朝都城长安城为设计要点,对唐朝都城长安的历史遗址的保护和人文内涵进行现代化的视觉表达,以此宣传唐朝都城文化。作品涉及矢量插画绘制,AR技术的综合使用,更准确的传播唐朝都城文化。
作品名称:潮汕非遗英歌舞新春主题文创品牌设计
作者:张宇琦
指导老师:蒋夕欧
作品介绍旨在通过现代设计手法,重新诠释与展现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在新春佳节这一充满喜庆氛围的时刻。设计灵感源自于英歌舞中生动的人物形象、鲜明的色彩搭配以及独特的舞蹈动作,结合潮汕地区的传统图案、建筑元素和生活习俗,旨在打造一个既传统又不失时尚感的新春主题设计系列,提升年轻一代对潮汕非遗文化英歌舞的认知度。
作品名称:“寻脉金陵”南京文脉科普活动推广设计
作者:阳思远
指导老师:付静
作品聚焦秦淮河夫子庙沿线人文景观,通过现代插画与视觉设计创新呈现金陵文脉。设计将历史典故与景点特色转化为年轻化的视觉语言,以互动体验增强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既能欣赏沿线风光,又能通过趣味化设计了解南京历史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激发对金陵文化的兴趣与认同,实现传统文脉的当代传播。
作品名称:《聚宝船》郑和航海传奇历险绘本设计
作者:牛沁芸
指导老师:付静
作品以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为题材,通过生动的冒险故事和精美插画,再现大明船队的远航历程。以趣味叙事结合历史背景,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与珍贵见闻,让青少年在阅读中感受航海传奇。绘本融合科普性与故事性,激发年轻读者对历史的兴趣,传递中华航海文明的辉煌成就,带领读者与郑和一起扬帆探索,体验"海上丝路"的文化魅力。
作品名称:"山花烂漫"蒙六姐妹红色故事绘本设计
作者:索小艺
指导老师:郑书敏
作品介绍《山花烂漫》儿童绘本以沂蒙六姐妹革命事迹为原型,采用水彩手绘风格再现1947年孟良崮战役期间六位女性拥军支前的感人故事。全书通过"红嫂纳鞋底""筹集粮食"等经典场景,将革命历史转化为儿童可感知的视觉语言。作者以明快的色彩、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沂蒙山区特有的崮群地貌与烂漫山花。绘本融入折页互动设计形式让小读者参与其中用童真视角诠释家国情怀,既符合6-12岁儿童认知特点,又蕴含深刻的历史教育意义。
作品名称:《奶奶家的院子》童年印象书籍设计
作者:黄颖
指导老师:蒋夕欧
作品介绍《奶奶家的院子》童年印象书籍,这本书主要是以儿童视角来制作,在童年回忆这一主题之下,以奶奶、院子以及“我”为核心,围绕在奶奶家的院子一年四季展开一系列充满生活趣味的故事,其中涵盖了春季谷雨播种、夏季端午节包粽子、秋季中秋节赏月与团圆、冬季和家人过春节。具体是分别从春之温暖、夏之热烈、秋之丰饶和冬之温馨四个季节角度展开,表现出主人公与奶奶的亲情,构建出故事的主要框架。以回到老家的情感作为整个故事的基调。并通过简单而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让儿童在阅读中逐渐理解亲情的意义并产生共鸣。
作品名称:“重建巴别塔”广西方言视觉叙事综合设计
作者:苏子骏
指导老师:付静
作品以濒危方言保护为主题,通过字体设计、交互装置与实验影片等多元媒介,探讨广西方言的文化价值与传承困境。受"巴别塔"神话启发,作品以视觉化语言呈现方言作为文化身份载体的重要意义,反思现代化进程中方言消亡带来的文化多样性流失问题。通过创新设计语言,该项目旨在唤起公众对方言保护的重视,为传承地方文化记忆构建全新的视觉叙事方式。
作品名称:“昆虫·生命形态”数字演绎视觉设计
作者:周资嵛
指导老师:蒋夕欧
“昆虫·生命形态”数字演绎视觉设计动态海报,通过数字技术,以独特视角展现昆虫从卵到成虫的完整蜕变过程,呈现生命的奇妙与顽强,引发人们对微观生命世界的关注与兴趣。每一种昆虫都根据其各阶段生命形态设计独特的视觉元素,通过这些设计元素来展现昆虫的完整的生命周期。进化轨迹从虫卵开始,逐渐展现出幼虫、蛹直到成虫,海报则以模拟真实光影效果的数字特效,让昆虫的形态变得立体起来,栩栩如生。
作品名称:宁夏回纹音符化视觉演绎设计
作者:马佳俊
指导老师:叶学敏
在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里,回族一直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在其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回纹作为其中最为直接的表达艺术的符号,承载着极为深厚的民族情感和丰富的历史记忆,以回族传统纹样里的回形纹作为核心内容,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与创新,将回形纹同现代音乐元素相互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视听体验,在设计过程当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回形纹,依照音乐的旋律以及节奏来设计音符的变化情况,以此驱动纹样发生演变,最终形成新的视觉艺术,借助图形动态展示、公共艺术装置以及数字媒体交互等方式,强化了感官体验,使得人们对于回形纹的认知得以加深。这样的做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回族艺术的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更多人感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传统文化所有的魅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