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研究生毕设展览|“青楸未央”: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1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516
2025
05/06-05/23
Graduation Design Exhibition
/ 青楸未央/
—— 2025北京林业大学 ——
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毕业设计展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依托北京林业大学“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方向,贯彻“绿色文明、生态文化”的人文思想,突出生态文明与绿色设计,注重现代设计的思维、表现与传统文化精神的结合,强调艺术、科技、文化与设计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与绿色生态设计观的高素质复合型视觉传达创新设计人才。
01
光影征途:
长征题材电影信息可视化设计
杨晨珍
指导教师:王瑾
作品简介:
本作品通过信息可视化手段,系统地展示了长征题材电影从1950年代至2020年代的发展脉络与情感表达。运用地图、时间轴、桑基图、人物图谱等可视化形式,将长征电影的历史变迁、情节内容与主题分类、人物形象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与呈现。带领观众穿越时光隧道,了解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感倾向与主题重心,展示了长征题材电影在银幕上的影响力与多样性。不仅为观众呈现了长征题材电影的丰富历史背景,更在视觉和情感上实现了革命精神的传递与再现。
02
长征名将信息可视化设计
李云婷
指导教师:王瑾
作品简介:
本项目以“长征名将信息可视化设计”为主题,通过数据图形化手段系统呈现长征期间的重要人物与战役情况。设计内容涵盖六大板块:名将地理分布、行军路线与里程、将领职级分类、关键战役节点、组织序列结构及动态演进等。视觉语言采用红、黑色调为主基调,结合地图、时间轴、矩阵图络等多种信息可视化形式,强化史实的层次感与关联性。设计旨在打破传统叙述式历史呈现方式,以更直观的方式激发用户对红色历史的理解与共鸣,提升教育传播的沉浸感与现代感。
03
“下山”鄂伦春故事系列插画设计
付子骐
指导教师:程亚鹏
作品简介:
围绕“鄂伦春族下山定居72周年”展开设计实践,对鄂伦春族传统纹样进行归纳与转译,融合鄂伦春族“桦树皮镶嵌画”的表现手法与形式特征再设计,通过12个鄂伦春故事、21张系列插面的视觉表现,给人们带来对鄂伦春族下山72周年来的了解与全新视觉印象。
04
西兰卡普文创品牌创新设计
朱千颖
指导教师:高丽娜
作品简介: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传承千年的传统织锦技艺,被誉为"土家文化的活化石"。这种以棉麻为原料、采用通经断纬工艺制作的彩色织物,承载着土家族的历史记忆与审美智慧,其繁复的几何纹样和浓烈的色彩对比展现了独特的民族艺术语言。西兰卡普文创品牌以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土家族传统织锦艺术,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设计从传统西兰卡普的红、蓝、黑等主色中汲取灵感,结合当代流行色彩,形成高饱和、高对比的视觉体系,增强品牌辨识度与传播力。以年轻化、时尚化的表达推动传统工艺走进当代生活,实现文化传承与商业价值的双重突破。
05
多感官体验下的
传统花神文化绘本设计研究
杜心月
指导教师:李湘媛
作品简介:
本课题以多感官体验为核心,探索互动性绘本创作对传统二维形式的突破。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多元感官融合,结合多样化材料构建手工质感,引导读者在触摸感知、视觉探索、嗅觉互动中深化艺术体验,重塑多维阅读空间。聚焦花神文化的现代化转译,提炼其美学精髓与精神内核,剥离陈旧符号,以当代叙事语言重构文化意象,旨在通过形式创新与技术融合,激活读者与书籍的深度互动,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跨媒介设计路径。
06
四时唐韵——
唐代铜镜植物纹样创新设计研究
李娅妮
指导教师:程亚鹏
作品简介:
唐代铜镜凭借其形态的丰富变化和题材的广泛多样,生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追求和精神风貌,反映了唐代文化生活的特点。在当代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下,唐代铜镜纹样的创新设计呈现出双重文化价值。把传统艺术元素进行现代转化,不仅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有效地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
唐镜植物纹样本身具有普适性美学基因,铜镜“修容鉴貌”与粉饼盒“修饰妆容”形成跨越千年的功能闭环,本次设计选取缠枝纹、葡萄纹、荷花纹、宝相花这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纹样,结合四季特点进行创新设计,旨在将唐代文化与现代美妆产品完美融合,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唐代文化的魅力。以四季为纬、唐诗为络,将唐代铜镜纹样的“错彩镂金”之美凝于方寸之间。每一粉饼盒皆如缩微铜镜,既为妆奁雅器,亦是文化信物,令千年唐风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07
青筠留痕•留青竹刻信息可视化设计
陈洁茹
指导教师:王瑾
作品简介:
留青竹刻以刀为媒,重新诠释《考工记》“材美工巧”的古典智慧。竹人并非简单改造竹材物性,而是通过触觉认知与材料记忆的交互,在竹青层与竹肌的临界域展开设计。作品以独特视角呈现这一传统工艺魅力,将留青竹刻的复杂工艺流程通过清晰直观的信息可视化手段展现出来。从选材、绘稿,到精细雕刻、打磨镶嵌,每一步都以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呈现,让观众能迅速了解其工艺要点。并通过对地域分布、传承谱系、文化意涵以及器型纹样等数据的分析,放大了留青竹刻的美感与技艺精髓,为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全新的视觉体验,拉近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观众的距离。
08
《纹启畲源》
福建地区畲族凤凰装纹样文创设计
高语浓
指导教师:高丽娜
作品简介:
本次设计提取福建地区畲族凤凰装相关核心意向纹样进行“褔”“禄”“寿”“喜”“财”五方吉祥语义的转化,选取耳熟能详,具有吉祥愿景的四字词语进行图案的创新设计与文创应用延展,对福建地区保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罗源式、霞浦式、福安式、福鼎式凤凰装纹样分别进行颜色拾取,其版式外框架以罗源式围腰拦身裙正中的四分之一圆形装饰为构图设计来源,凝聚着对女子最美好的祝福与守护,设计褔在眼前、龙腾禄至、八仙祝寿、鸳鸯戏水、金玉满堂五个主题,使文创设计兼具装饰属性与文化属性,在设计中保留手工艺的温度感与族群记忆的在地性,拓宽非遗活态传承边界。
09
“苗绣祈愿”系列文创设计
赵昕玮
指导教师:程亚鹏
作品简介:
黔东南地区丰富多彩的苗绣设计图案是苗族文化的艺术瑰宝,亦是苗族人民精神世界的精彩篇章。本研究课题遵循“形承传统,境启新章”的原则,通过解构苗绣纹样中动物形象的几何秩序感与植物的有机流动性,以及各个动物图案中的共同造型和色彩等特征,重组为符合现代审美认知的吉祥寓意图形组合,并赋予其相应的吉祥寓意。
通过色彩和造型的现代化重构,在二维平面中构建出多维度的文化感知场域。希望通过此设计作品,让苗族传统质朴精神在当代设计环境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10
红楼茶事新式茶饮品牌设计实践
姜延丰
指导教师:李湘媛
作品简介:
本课题以《红楼梦》为文化母体,融合情感化设计理念与品牌形象设计理论,聚焦新式茶饮品牌在情感与文化层面的交汇机制。项目核心在于构建“感官体验—使用体验—文化体验”三层情感策略模型,以“红楼茶事”新式茶饮品牌为核心案例,从视觉识别、包装设计、空间设计与传播物料等多个维度展开实践探索。在风格定位上,汲取明清园林意境与文人雅趣,结合极简设计语言,回应年轻群体对高颜值与文化深度兼具产品的期待。让传统文化成为可感、可赏、可分享的当代生活方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