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翻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2025届环境设计专业本科优秀毕业设计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1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761

艺术与设计学院简介

艺术与设计学院以“高尚教育”为引领,以“读书、做人、变革、奋进”的校训为指导,以“博学创新,德艺双馨”的院训为方向,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实施“专业+外语+创新创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外语和实践能力强的艺术类实用性专业人才。下设“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共四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400余人。经过多年发展,环境设计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7个,校外实习基地13个。艺术设计实验中心为省级优秀实验中心。

目前学院现有学院共有教师90余人,硕博士学位教师占92.3%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29.6%。近20年的办学,形成了一支专业性强、年龄结构合理的梯队型教师队伍。

近年来,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经费累计超过1300万元,发表南大核心、北大核心、科技核心、SCI、EI等核心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4部,获批专利27项,实现专利成果转化1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8项,科研反哺教学奖2项,研究报告被政府部门采纳1项。

近年来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奖项1500余项,其中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互联网+、好创意、未来设计师、大学生艺术展演、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评等,通过比赛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近五年来,各专业平均就业率85%以上,本科生考研率逐年上升,2025年上线率为43.58%,专升本上线率保持在80%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25年4月

院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

在2025届毕业设计展“归零·创生”启幕之际,我谨代表艺术与设计学院,向所有倾注心血、勇于突破的青年设计师们致以由衷的赞赏与期许。

在这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艺术与设计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回应着社会的脉动。青年学子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蓬勃的创造力,将人文关怀、社会责任与前沿技术融为一体,用设计语言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本次毕业展以“归零·创生”为主题,既是对传统的解构与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大胆探索与重构。

在环境设计领域,同学们以空间为媒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将可持续理念融入设计实践,赋予场所新的生命力;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他们以图形、色彩与文字为武器,传递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让信息更具温度与力量;产品设计专业的作品则聚焦用户体验与技术创新,将功能与美学完美结合,展现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匠心智慧;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者们,更以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叙事,拓展艺术的边界,引领我们走进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图景。

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同学们的汗水与才华,也承载着学院对艺术教育的坚守与期许。愿你们以此次展览为起点,始终保持“归零”的勇气和“创生”的激情,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芒。祝愿2025届毕业生前程似锦,在艺术与设计的道路上,永远心怀热忱,步履不停!

 

——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前 言

环境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不仅关乎空间的塑造与美化,更承载着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改善。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材料运用、色彩搭配以及文化内涵的融入,创造出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富有情感与灵魂的空间环境。

环境设计系

优 秀 作 品 展 示

蒙味阁餐饮室内空间设计

姓名:白晓彤

指导教师:董雅娇(讲师)

作品介绍:

“蒙味阁”餐饮室内空间设计旨在将内蒙古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现代餐饮环境中,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就餐空间。本次设计通过提取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色彩与材质等视觉符号,结合现代空间美学与实用功能进行融合,呈现出兼具文化魅力与时代气息的室内氛围。在设计初期,对蒙古族文化特征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将代表性元素进行提炼与再设计,合理应用于空间布局、装饰细节与材质搭配中,营造出一个文化感、舒适性与视觉效果协调统一的现代民族餐厅。

蒙味阁餐饮室内空间设计静态展示

唐风墨韵书阁空间设计

姓名:王炳清

指导教师:董雅娇(讲师)

作品介绍:

本方案唐风墨韵书阁空间设计,将唐文化融入到书阁空间设计中,传递出“书香盛唐,诗意生活”的思想,将唐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形成沉浸式阅读与文化感双重体验的场所,带来文化认同感和精神共鸣。空间设计灵感主要来自唐朝盛世的书法、诗歌文化元素,展现出一种包容、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整个设计受唐朝古风和书卷气的熏陶,通过装饰细节去复刻唐代建筑、文字艺术和生活美学,使用纹样,书法等唐代元素来做装饰,现代材料方面通过钢材、玻璃、灯光照明相互融合,打造出具有唐代文化又不失现代设计艺术的空间效果。

唐风墨韵书阁空间设计静态展示

 

植梦阁书屋空间设计

姓名:李颖

指导教师:高俊晓(讲师)

作品介绍:

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人们面临的生活节奏与压力日益加剧,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亦随之提升。人们选择暂时远离都市的喧嚣,投向自然的怀抱,以体验森林所特有的氛围。同时,书屋作为知识的宝库与文化的传播媒介,其功能不仅限于书籍的展示与借阅,更成为承载精神世界、孕育艺术灵感的理想场所。基于上述两点考量,本研究旨在将森林元素这一自然元素融入书屋空间设计之中,以消除自然与现代之间的界限,创造出一个充满自然森林气息的书屋空间。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深入探究与分析,赋予书屋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在书屋空间设计过程中,通过精细的空间划分,构建出文创售卖区、书籍陈列区、展览区、休闲区等不同功能区域,以满足人们对多元化文化生活的需求,进而营造出一个集文化、放松、愉悦于一体的现代书屋空间。

植梦阁书屋空间设计静态展示

 

蜀雅集文创书店空间设计

姓名:冯中蔬

指导教师:高俊晓(讲师)

作品介绍:

蜀雅集文创书店空间设计主要以四川传统文化为中心,采集了巴蜀文化的元素,将现代传统书店与四川巴蜀文化相融合,空间中汲取了巴蜀文化的蜀锦、蜀绣等元素,通过创意设计,展现四川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出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体验场所。同时,空间中灵活运用中国传统色彩,让顾客更好地融入文创书店的环境氛围之中。在空间功能上,分为书籍展示区、文创产品区、休闲阅读区等,营造多元化书店空间,文创书店从“以书为中心”逐渐转向“以人为中心”,满足当代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并为其他的文创空间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设计方法。

蜀雅集文创书店空间设计静态展示

 

山云阁——售楼中心建筑空间室内设计

姓名:李姣姣

指导教师:薛茜元(讲师)

作品介绍:

山云阁——售楼中心建筑空间室内空间设计采用新中式风格,深度融合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入口处及沙盘显示区墙面点缀钟楼、大雁塔主题壁布用来传达长安传统文化元素,沙盘区顶部悬挂抽象艺术吊饰,家具选取改良后的明式圈椅搭配皮质软包,实现传统形制与现代人体工学的有机融合,空间内部主色调采用胡桃木原色及月白灰的经典组合,地面铺装采用深浅灰大理石石材形成视觉引导。局部通过霁红软装、鎏金摆件进行色彩提亮,呼应盛唐气象。照明系统采用3000K暖光基础照明结合重点射灯,重点区域设置智能调光系统,适应不同时段场景需求。交通流线遵"五感体验动线":视觉(数字投影沙盘)-听觉(环境音效系统)-触觉(材质体验墙)-嗅觉(定制香氛)-味觉(茶艺体验),通过多维度感官刺激强化客户记忆点。设置AR户型展示系统与VR全景漫游终端,实现传统销售模式向数字化体验的转型升级;建筑外立面汲取唐代城墙肌理语言,通过简化的斗拱造型与格栅线条,将传统建筑符号进行现代化演绎,材质运用了当地的木材、石材的冷色调与木材的暖色调平衡结合,打造出具有中国传统古典韵味和现代感的建筑外观,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艺术表达。

本方案通过空间叙事手法将长安文化基因植入现代商业空间,以场景化设计构建情感共鸣,最终实现品牌价值传递与销售效能提升的双重目标。

山云阁——售楼中心建筑空间室内设计静态展示

水漾绿林——售楼中心建筑空间室内设计

姓名:魏莹

指导教师:薛茜元(讲师)

作品介绍:

本项目位于西安市明光路地铁14号线渭河南站B口南侧,售楼中心建筑总面积为1521平方米,建筑分为两层:一层为销售区,主要面向客户,设置有接待前台、儿童活动区、洽谈区、楼盘展示区、VIP室、书吧和手工区等;二层为办公区,售楼中心的核心工作区域,有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等。

本方案售楼中心设计,以“将自然引入室内”为理念,在现代轻奢风格中引入自然元素,希望为客户提供一个放松身心且自然舒适的参观环境。在材料方面选择带有自然肌理和生态材料,照明以自然采光为主,让参观者感受空间的开放与自由,同时提升视觉舒适度和心理愉悦感。空间布局上,以客户的参观体验为主,加入了仿真白桦造景和书吧、手工区等,增长客户的停留时间,丰富体验感,使客户在参观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灵动与生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绿洲。

作为售楼中心,主要是为客户打造一个独特且富有吸引力的购房咨询与体验空间。该售楼中心设计整体贴合项目特色自然主义,以绿色,自然为主,营造宁静、舒适且充满生机的氛围,同时设置丰富的功能分区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供便利性和舒适感,为其提供独特的购房体验,并为未来居住空间的绿色生活环境提供直观展示。

水漾绿林——售楼中心建筑空间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