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风景园林专业2025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线上展(上)

发布时间:2025年7月9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542

光 · 绘 风景园林专业2025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线上展(上)

曾琦琦—刘乐嘉指导

设计说明:

本设计以桐乡桑蚕文化为设计构思主题,以桑蚕文化的自然循环“桑树种植-养蚕-吐丝-结茧-缫丝-织绸”为脉络,提取“蚕、茧、丝、绸缎”核心元素,通过空间形态、景观装置、植物配置与材料语言,构建具有文化沉浸感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居住区景观。

陈春阳—刘乐嘉指导

设计说明:

全球气候剧烈变化,同时公园用地建设趋于饱和,存量公园的更新改造,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城市公园作为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其更新改造对推动可持续的生态发展和民众科普宣传具有重要意义,本设计以在城市公园中融合“低碳理念”为主旨,针对城市公园更新改造中的能源、资源、生态和科普的问题提出“能源利用和再利用、废弃物回收再用、植物固碳改造、低碳科普宣传”的改造策略。

崔航—罗家豪指导

设计说明:

中移电子商务产品基地是岳麓区重点发展的园区,其位于长沙市岳麓区东方红中路352号,本设计围绕“生态赋能,商务焕新”为主题,选取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移电子商务产品基地为设计对象,设计旨在将其打造成一个舒适、生态、具有商务活力的景观环境,并且能满足员工日常使用的基本需求,提升区域整体品质与形象。

高宇琦—吴婷指导

设计说明:

本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文化传承和创新原则,基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址的目的将岳阳铜鼓山遗址保护区沿河部分的武钢码头作业区作为设计本体,计划将公园分为遗迹展示区;文化体验区;文化宣传区;趣味考古区几个功能分区。各分区中都设置了相应的功能设施,比如趣味考古区设置了儿童考古的设施;文化体验区让游客可以更加生动地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商代文化。铜鼓山遗址公园的建设,是为了在遗址保护与突出岳阳地域特色基础上,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文明传承,推动岳阳铜鼓山历史文化的延续、利用与发展。

谷妮—罗家豪指导

设计说明:

本设计以“指尖上的湖湘密码”为主题,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相融,进行文化的传承。并且满足其使用功能,充分为使用者创造、规划出满意的空间场所,同时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以泉塘社区公园为载体,设计营造非遗体验场景,将湘绣、长沙剪纸、浏阳花炮制作技艺等长沙县本土非遗项目引入公园,以生态优先为设计原则,运用海绵城市、乡土植物打造自然生态的公园景观,并在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实现生态价值与文化的价值共生融合。例如在入口处设置具有艺术美感的雕塑和装饰图案,更好地体现出当地的文化氛围,提升视觉美感与文化内涵。运用色彩搭配与灯光效果,营造温馨、舒适的归家氛围。水景作为整个园内视线焦点,以文化景点、景观小品、亲水平台等形式,更好的讲述长沙故事,传承城市记忆。

胡池—李天舒指导

设计说明:

本设计是将互动性与绿地景观相融合优化,体现智能互动体验的体验性和艺术性,同时展现绿地景观的舒适和魅力。设计主要以生态绿地为基础,结合智能互动融入其中,打造科技特色景观,创造交互体验,提升访客的互动参与度并增强场所归属感。将公园共分为八大功能区,分别是入口景观区、花带观赏区、林下休息区、儿童活动区、广场活动区、滨水景观区、休闲活动区、植物景观区。

黄薇—黄妮娜指导

设计说明:

此方案以自然教育为核心理念,将湿地公园转化为活态的自然教科书,让游客在探索中感受生态之美,在实践中理解环境保护的责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愿景。

雷雨晴—李天舒指导

设计说明:

本设计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思想,通过运动健身区、生态水景区、林下休闲区、康养观赏区、儿童游乐区五大功能分区的有机组合,打造一个集生态保育、休闲娱乐、运动健康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植物上面采用乡土树种为主打造不同层次的植物景观,设计充分尊重场地原有地形地貌,在特殊的地形处设置花带景观,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两轴一带一中心"的空间结构,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体验,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李欣宇—肖莉指导

设计说明:

项目位于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圭塘河井塘段,本方案设计以汉字艺术为核心,采用汉字文化与海绵城市绿地融合的方式,将文化传统符号与现代技术相互结合。把汉字的元素融入绿地设计,从“形“意”“境”三个层面构建文化叙事体系。本设计把“生态优先”和“文化传承”作为贯穿设计整个时段的核心指导原则,把生态滤池等与地表植草沟、雨水花园等微型生态单元进行结合,通过将生态科普教育、滨水休闲活动以及文化体验功能进行整合全力打造兼具生态修复作用与海绵城市理念的多功能复合型城市绿地。

李鑫源—李天舒指导

设计说明:

以“全龄共享·智慧运动”为核心理念,打造集生态休闲、全民健身、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体育公园,满足周边居民日常需求,同时成为淄博文旅新地标。

以全民运动和智慧体育入手,通过宣传墙等植入运动习惯来了解运动,为市民提供空间运动,并且定期举办专业级赛事。运用多种的运动空间组合来体现体育元素,设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乐园,设置运动主题相关的景观小品,在公园内实行“体育+智能”,安装智能装置让市民们产生丰富体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