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题研究》2020级专硕课程成果展(上)

产品设计专题研究》是专业硕士一年级专业实践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偏产品硬件设计的“硬核课程”。该课程除了需要学生掌握对于专题领域的设计研究能力及工程落地能力以外,更关注引导学生从“设计创新”走向“价值创造”,经过多年的打造,已经成为设计学院专硕设计实践的一门经典课程。本次课程主题为“New Interactions, New Relationships—界面重构与关系进化”,希望通过产品界面方式的重新思考,去重新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从何引发对于产品开发价值的思考。

图片


作品名称:LINK——自然行为感知产品系统

团队成员:王浩然 沈星星 周炀 朱乐其 种宇涵

设计说明:LINK是一系列用户自然行为感知产品,通过体感识别设备感知用户自然行为,并触发相应反馈,进而为用户提供服务。传统的人机交互系统中,用户来完成情境感知的,对情境的适应是由用户实现的。随着技术与应用需求的发展,传统的系统在向情境感知系统演化,使得输入与输出都隐式化。以此为据,我们重构了这种人机关系,将“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感知”,让产品去感知人们的下意识行为并直接提供服务,使得产品的价值得到进化。

以这款桌面暖风机为例,当用户感到手时,会自然地搓手取暖。当这一行为被产品感知后,其自动开启并主动提供供暖服务。在这种人机关系中,机器能够主动感知人们的想法,具备判断性,变“执行指令”为“主动服务”,而不再由用户来完成情境感知。

LINK系列产品可以以一个KINECT设备来识别用户自然行为来控制系列桌面各类产品,形成智能生态体系。最终,在未来的环境中,以一个体感设备作为识别器,通过一整个控制系统即可为整个空间内的用户提供主动感知服务,形成更大的生态系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Grow Up——隔代互动智能种植产品

小组成员:葛舒羽 韩晓玉 刘柱 孙谦 朱蓥

作品简介:在老龄化社会到来的背景下,隔代抚养现象在中国也日益增多,但时代的差异、教育理念的不同以及老人和儿童需求的差异造成了隔代抚养过程中的各种交流和教育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怀有乡土情结的老年人和缺乏自然教育的城市儿童可以通过种植植物这一行为联系彼此。另一方面,从本课程的课题入手,我们进一步揣度了人机界面关系的意义,既这种关系特定生活状态下的物对人生活的介入,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物之间更加多样和有机发展的联系,并通过这种纽带延伸出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步。

基于这二者,我们为一二线城市中,处于隔代抚养这一状态下的儿童及其祖父母设计了隔代种植盆,为二者的交流和共同成长提供了话题与生活场景。富有自然经验的祖父母可以陪同他们的孙辈在家庭环境下利用种植盆播种蔬菜水果,水培的方式以及触控调节灯板简化了操作步骤,因而更适合老年人。灯柱内含有潜望镜装置能够激发儿童的探索天性,帮助观察植物生长中水底根系的变化,同时正面的滑轨和观察窗提供了近距离观察植物的位置。此外,配套的记录卡允许儿童在祖辈帮助下对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进行打卡记录。植物的生长在这里成为了祖孙之间互相学习的纽带,对于植株变化过程的放大制造和新颖的观察方式为儿童制造出能够同祖辈交流的内容,双方的认知差也使得自然认知教育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于家庭空间中进行,让两代人能够于植物一同成长。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FOllOWER FLY 女性VlOGGER 跟拍专家

团队成员:肖磊、张佳佳、赵振皓、王敏娟、周明

设计说明: 自相机诞生以来,男性角色的需求在半个多世纪中对其设计与体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人机关系可主要归纳为操作与被操作的关系,这种影响与关系延续到今天。不同的是,在女性角色逐渐扩大对该类产品使用的同时,技术的革新、商业的升级、多元场景的需求,昭示着拍摄类产品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人机关系开始由从属变为相伴,由被动变为主动,产品设计本身也从专业级导中分支出体验级导向产品,FOllOWER FLY就是诠释这一全新变化的创新之作。在全民VLOG时代,该作品围绕女性用户,将手持云台、小型无人机两大硬件功能进行整合,基于音控、视觉等多元智能交互渠道,描绘一种融合“释放”、“追随”、“对话”三大关键词的全新人机关系,并从手机控制系统端入手,建立全新的剧本式拍摄体验场景,旨在形成全新的品牌符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CP-PRODUCER——相亲场景下的座椅关系重构

团队成员:马梦迪、钟世文、吴乐乐、沈峰岑、王子涵、李振鑫

设计说明: 社交工具不断升级,年轻人在相亲问题和交往问题上却在“社交降级”。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认为自己“社恐”,在很多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存在回避甚至恐惧社交的现象。“母胎solo”多年的年轻人正面临着不能良好处理“相亲型社交”的问题。

本课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设计调查研究,并尝试在实际社交实验中找出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实验现象中包含很多有意思的特征:(1)体态、声音、情绪三者在社交过程中是匹配关系;(2)一般陌生社交存在明显阶段性划分,每个阶段的特点明显,包括认识初期、交流平稳期、交流结束期。在这些特征的基础上再对用户整个社交流程梳理并推导出社交旅程图,以此作为产品介入机会的支点。产品本身也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到内容,价值,关系,场景等其他因素。通过融合年轻喜爱的网络社交方式、情绪表达形式等,既改变了人与座椅的传统关系,也期望让物能主动地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年轻人在相亲场景下的社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RE·Design-数据模糊化系列产品

团队成员:陈楠、郝甜云、孟祥丹、吕昳霖、张煊

设计说明:当今世界是一个数据化的世界,人的一切都可以通过数据体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似乎构成一个人的不再是有温度的血肉,而是一串串冰冷刻板的数字和代码。体重,睡眠时间甚至是饮水量都有可能成为产生负面情绪的爆发点,在不经意间令人沮丧、令人焦虑、令人彷徨。基于此,我们希望通过设计来改变甚至创造关系,使用户从计量产品上获得的不再是一串简单的、没有生命力的数据,而是一种温暖的反馈和互动,我们以数据模糊化的方式来解决针对的问题并设计了相应的一系列产品,包括体重秤、床头钟和水壶,将自己的理念以劝导式设计的方式融入了我们的产品之中。除了数据模糊化的理念,我们也对产品的造型、色彩以及材质等多方面进行了考虑,以设计为桥梁,提供了使用户注意力回归于自身状态本身的道路,而不是纠结于冰冷数据的冰冷变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HEALING BIOLOGY—ANKA·康养产品系列重构

团队成员:张琼文、周沛桦、张芮嘉、王金鑫、倪商羽

设计说明: 随着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正在经历模式发展与智慧化升级。并且,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康养服务的需求量较大,但是体系仍未十分成熟,依然具有很多可改善的方面。我们设计了一个康养产品系列,重构了反馈功能与提示功能,结合老人的习惯和环境的限制,尽可能多地避免过失并输出成效。通过调研和访谈,我们可将用户需求总结为:亲和力、人性化、实用性、易用性及共通性。所以我们将“关怀有形”作为口号,以求产品具有:关怀、陪伴、安心、易用的特点。按摩产品系列采用海洋生物的造型,通过特殊的外观以及材质,为使用者带来海洋般的安静平和的感受。该系列产品采用了主动反馈警示信息的机制,以确保用户在使用时,不会因为使用过久或力度不均造成损伤。上肢训练桌使用户能够维持放松的坐姿使用产品,利用灯带的引导和反馈激起使用者的使用兴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