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翻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2025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推送(三)

发布时间:2025年5月3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541

艺术与设计学院简介

艺术与设计学院以“高尚教育”为引领,以“读书、做人、变革、奋进”的校训为指导,以“博学创新,德艺双馨”的院训为方向,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实施“专业+外语+创新创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外语和实践能力强的艺术类实用性专业人才。下设“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共四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400余人。经过多年发展,环境设计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7个,校外实习基地13个。艺术设计实验中心为省级优秀实验中心。

目前学院现有学院共有教师90余人,硕博士学位教师占92.3%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29.6%。近20年的办学,形成了一支专业性强、年龄结构合理的梯队型教师队伍。

近年来,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经费累计超过1300万元,发表南大核心、北大核心、科技核心、SCI、EI等核心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4部,获批专利27项,实现专利成果转化1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8项,科研反哺教学奖2项,研究报告被政府部门采纳1项。

近年来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奖项1500余项,其中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互联网+、好创意、未来设计师、大学生艺术展演、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评等,通过比赛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近五年来,各专业平均就业率85%以上,本科生考研率逐年上升,2025年上线率为43.58%,专升本上线率保持在80%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25年4月

 


院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

2025届毕业设计展“归零·创生”启幕之际,我谨代表艺术与设计学院,向所有倾注心血、勇于突破的青年设计师们致以由衷的赞赏与期许。

在这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艺术与设计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回应着社会的脉动。青年学子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蓬勃的创造力,将人文关怀、社会责任与前沿技术融为一体,用设计语言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本次毕业展以“归零·创生”为主题,既是对传统的解构与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大胆探索与重构。

环境设计领域,同学们以空间为媒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将可持续理念融入设计实践,赋予场所新的生命力;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他们以图形、色彩与文字为武器,传递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让信息更具温度与力量;产品设计专业的作品则聚焦用户体验与技术创新,将功能与美学完美结合,展现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匠心智慧;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者们,更以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叙事,拓展艺术的边界,引领我们走进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图景。

优 秀 作 品 展 示
 

南泥湾精神元素在插画创作中的设计应用表现》

姓名:董怡

指导教师:陈智明(副教授)

作品介绍

本设计是将南泥湾精神与“商业、现代建筑、科研、航空、交通、农业”等元素场景相融合设计联想插画,创作出符合现代审美的系列插画主题。设计创作共六幅作品,作品分别对应“听党指挥、依靠群众的团结精神;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注重调查、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以上率下、共克时艰的实干精神;劳动光荣、精神永存的劳模精神”。本研究通过插画艺术形式表现南泥湾主题,运用线条与块面的视觉语言,创作系列插画作品,准确传达历史场景与精神内涵。利用视觉艺术形式,让南泥湾精神得到更好的创新。

插画设计:

《交通》
        《农业》        

《航空》

    《商业》  

《科研》

         《现代建筑》      

设计应用:

展厅展示:

 

“破地狱”调腔目连戏主题插画设计》

姓名:沈桂阳

指导教师:窦英杰(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介绍

本设计以调腔目连戏为题材,采用主题插画设计的形式与悬疑叙事的手法,对调腔艺术进行视觉再现。通过运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国风插画及水墨插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以目连救母、破地狱的故事为蓝本,借助水墨国风插画构建了一个既符合当代审美情趣又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奇幻世界。该设计不仅丰富了插画在非遗普及与宣传工作中的应用实践,还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调腔目连戏的独特魅力。

设计作品:

 

 

 

“凤凰古城”品牌形象再设计》

姓名詹奕

指导教师:陈秋妤(讲师)

品介绍

本设计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重新挖掘凤凰古城蕴含的独特文化。苗族、土家族的特色纹样,作为民族文化的视觉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内涵;凤凰古城的特色建筑,无论是临江而立的吊脚楼,还是飞檐翘角的古建筑群,融入了当地人对祥瑞的向往与对美的追求。通过对建筑与民族纹样的创新融合,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以全新模样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使凤凰古城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让更多人领略到这座山水古城独特的历史韵味和多元的民族风情。

标准标志:

辅助图形设计:

吉祥物设计:

海报设计:
效果展示: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UhotqWyficmbmdfzQuhdIeLdT0UhC9OibPkIQwial8Vdv5P0oZvicebwaIxrVy1nTIHaFEhCnzKk0EeLn7EJEvyKAA/640?wx_fmt=png&from=appmsg" data-s="300,640" data-type="png" data-imgfileid="100099002" data-ratio="0.4254498714652956" data-w="778" />

标准标志:

动态效果展示:

“维吾尔木卡姆”新疆传统歌舞主题文创设计》

姓名魏昊宇

指导教师:苟主权(高级工艺美术师)

作品介绍 

 

“维吾尔木卡姆”新疆传统歌舞主题文创设计旨在通过木卡姆歌舞为灵感源头,细腻捕捉人物动作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将其舞姿和乐器演奏的独特韵律直观展现,巧妙嵌入新疆特有的花卉与乐器符号,再经艺术提炼演绎为装饰纹样,人物风貌与这些纹样彼此呼应渗透,赋予作品扑面而来的异域风情和沉甸甸的文化质感,借现代设计语言续写并焕新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歌舞文化那不可复制的艺术神韵。

主图形设计:

贴纸设计:

香片设计:

应用展示
 
 
 
 

“嬉鱼”徽州舞鱼灯插画设计》

姓名:范佳敏

指导教师:安飞(讲师)
作品介绍

 

深入挖掘徽州鱼灯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确保插画设计反映出非遗文化的内涵。尊重鱼灯的形态特征,对鱼头、鱼尾、鱼鳍进行精细刻画,以及灯笼上的传统图案和色彩运用。 插画整体通过故事情节来传达处出汪满田村传统文化的发展,传达出节日的喜庆以及人们的快乐。画面中的鱼儿有围绕着人物游动、在麦田上飞翔、在制作工厂上的鱼灯、在许愿树下的鱼灯,这些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寓意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期待。

色彩上以暖色调为主色,体现出节日的欢快氛围,同时以“入梦”为题给整体插画增加神秘的色彩。

插画展示:

物料应用:
 
 
 

“纹绘韶梦 ”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图案创新应用》

姓名:尹向平

指导教师:吴楠(工艺美术师)

作品介绍

 

“纹绘韶梦 ”系列图案设计旨在运用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图案,将图 案进行提取与转化,而后运用重构的方法,将提取简化后的元素进行分解,运用 现代设计手法将元素重新排列组合,使得作品既蕴含文化底蕴又符合当代审美。 在色彩选用上,打破传统固有色,采用了现代的色彩搭配,增强视觉效果。在对 传统图案设计时,保留图案独特的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注重 传统图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融合,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使传统图案焕发新生。

图案设计:

海报设计:

应用展示:

展厅展示:

藏族羌姆面具系列招贴设计》

姓名:苟利娟

指导教师:周卉(讲师)

作品介绍

 

藏族羌姆面具系列招贴设计以羌姆面具作为主题,以黑白极简线条构建统一视觉基调,通过符号叠变、动态节奏、材质隐喻实现主题分化,用招贴设计作为载体,每一幅招贴设计由主要人物、藏族经典纹样与创新纹样结合构成。以藏族宗教舞蹈“羌姆” 中的神舞面具为核心视觉符号 ,通过极简的黑白对比与宗教符号的融合,传递其承载的驱邪祈福、人神沟通的神圣性。设计平衡了传统宗教符号的庄严感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视觉冲击力,突出了藏地文化的深邃与神秘。

设计作品: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UhotqWyficmbmdfzQuhdIeLdT0UhC9OibPsBOTts0IiaQNPlic28E40Qea9Tic3fzZ0X7ujPco3RS8GW2KHdpwmkaicw/640?wx_fmt=jpeg&from=appmsg"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imgfileid="100099088" data-ratio="1.4158607350096712" data-w="517" />

 

物料应用:

 

 

 
 
以“仓圣·华阳”为主题的IP形象文化创意设计》

姓名:宋远航

指导教师:陆宝新(副教授)

作品介绍

西安鼓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随着现代音乐的兴起,传统音乐受到的关注逐渐减少,使得鼓乐的传承与传播面临着严峻挑战。本系列设计以西安鼓乐为核心,对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艺术魅力进行深入探索,通过现代视觉设计手段——招贴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整个过程中听觉元素被转化为视觉符号,增强了文化传播感染力,从而提升公众对西安鼓乐的认知与兴趣。再具体地讲,即是通过提取鼓乐中的韵律、旋律和乐器形态,结合故障风格的表现手法,将其转化为充满活力的视觉符号,不失现代感,为西安鼓乐的传播开辟新路径。传统音乐在当代设计领域的应用价值是得到拓展的,文化招贴的表现形式也应更加丰富。设计中采用的俗字谱再设计,不仅是对传统记谱法文化内涵的保留,也是通过现代字体设计使其更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带来了新的机遇。

设计作品: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UhotqWyficmbmdfzQuhdIeLdT0UhC9OibP3fLmibprWtKC5U2qnMajaDicRMaZ6V3zsoZluA0ULyB0p1NNckXS7ib7A/640?wx_fmt=jpeg&from=appmsg"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data-imgfileid="100099112" data-ratio="1.3120728929384966" data-w="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