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翻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2025届环境设计专业本科优秀毕业设计 ——室内与景观设计方向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2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003
艺术与设计学院简介
艺术与设计学院以“高尚教育”为引领,以“读书、做人、变革、奋进”的校训为指导,以“博学创新,德艺双馨”的院训为方向,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实施“专业+外语+创新创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外语和实践能力强的艺术类实用性专业人才。下设“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共四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400余人。经过多年发展,环境设计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7个,校外实习基地13个。艺术设计实验中心为省级优秀实验中心。
目前学院现有学院共有教师90余人,硕博士学位教师占92.3%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29.6%。近20年的办学,形成了一支专业性强、年龄结构合理的梯队型教师队伍。
近年来,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经费累计超过1300万元,发表南大核心、北大核心、科技核心、SCI、EI等核心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4部,获批专利27项,实现专利成果转化1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8项,科研反哺教学奖2项,研究报告被政府部门采纳1项。
近年来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奖项1500余项,其中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互联网+、好创意、未来设计师、大学生艺术展演、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评等,通过比赛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近五年来,各专业平均就业率85%以上,本科生考研率逐年上升,2025年上线率为43.58%,专升本上线率保持在80%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25年4月
院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
在2025届毕业设计展“归零·创生”启幕之际,我谨代表艺术与设计学院,向所有倾注心血、勇于突破的青年设计师们致以由衷的赞赏与期许。
在这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艺术与设计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回应着社会的脉动。青年学子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蓬勃的创造力,将人文关怀、社会责任与前沿技术融为一体,用设计语言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本次毕业展以“归零·创生”为主题,既是对传统的解构与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大胆探索与重构。
在环境设计领域,同学们以空间为媒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将可持续理念融入设计实践,赋予场所新的生命力;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他们以图形、色彩与文字为武器,传递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让信息更具温度与力量;产品设计专业的作品则聚焦用户体验与技术创新,将功能与美学完美结合,展现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匠心智慧;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者们,更以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叙事,拓展艺术的边界,引领我们走进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图景。
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同学们的汗水与才华,也承载着学院对艺术教育的坚守与期许。愿你们以此次展览为起点,始终保持“归零”的勇气和“创生”的激情,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芒。祝愿2025届毕业生前程似锦,在艺术与设计的道路上,永远心怀热忱,步履不停!
——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前 言
环境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不仅关乎空间的塑造与美化,更承载着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改善。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材料运用、色彩搭配以及文化内涵的融入,创造出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富有情感与灵魂的空间环境。
环境设计系
优 秀 作 品 展 示
泰和花园儿童活动中心室内设计
姓名:修安琪
指导老师:张阳(副教授)
作品介绍:
选址位于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禹临路和宏泰大街交汇处路西,本次设计为泰和花园儿童活动中心室内设计,对选址场地进行了整体规划,泰和花园社区总平面整体以庭院进行规划布局,分为两部分,即:室内空间布局与庭院空间布局。本次设计主要主要为儿童和青年设计一个社区活动场所,强调注重文化传承与兴趣娱乐培养。因此,该设计以“一山一水一圣人”为主题的文化性儿童活动中心室内设计。通过设计娱乐文化设施,让少年儿童参与体会、学习了解,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利用泰山、黄河、孔子等元素创作不同的室内造型、文化展示与庭院景观配置,充分使少年儿童深入了解到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相关文化内容。
泰和花园儿童活动中心室内设计静态展示
禅意栖居——乡村振兴视角下民宿空间设计
姓名:何娅楠
指导教师:张阳(副教授)
作品介绍:
选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星火村,紧临南五台景区。南五台自古便为佛教圣地,山形俊俏,森林茂密,庙宇错落其间。选址于此,是希望借助这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为游客打造一个沉浸式的禅意度假空间,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这方天地中舒缓身心,寻得内心宁静。
民宿总共两层。一层分别有接待中心,负责接待和办理入住。开放式餐厅提供餐食。一旁的冥想室、抄经室和茶室,供客人静修交流。此外,一层客房围绕琴、棋、书、画、香打造,屋内装饰,家具与主题呼应,让客人沉浸式感受文化氛围。二层全是客房,客房也是围绕琴、棋、书、画、香打造。
民宿院子分为三部分。前院钟韵蔓香汀步苑,汀步蜿蜒;中院净水闲鲤溪,锦鲤游弋;后院柿韵雅憩园,柿子树下设有休憩区。不同区域各具特色,为客人带来丰富体验。
禅意栖居——乡村振兴视角下民宿空间设计静态展示
猕猴桃乡境——基于户外自然体验的乡村景观设计
姓名:牛晓雨
指导教师:马瑞琪(工艺美术师)
作品介绍:
本设计意在建设一个以生态和文化相依托的旅游景观,通过详细的景观设计来实现旅游目的性发展。本着以自然体验为主,力求通过对景观的科学合理规划设计,达到促进乡村的整体发展和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既有利于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体验,还可以为村民提供一个较为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设计需求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涵盖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景观节点等多个方面的楼观塬村整体景观设计理念和规划框架。对楼观塬村的道路系统、功能分区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猕猴桃乡境——基于户外自然体验的乡村景观设计静态展示
基于非遗文化背景下的书店设计——悦读坊
姓名:关旭
指导教师:马瑞琪(工艺美术师)
作品介绍:
本设计是以“基于非遗文化背景下的书店设计——悦读坊”为题,围绕陕西“关中皮影”文化为设计元素来展开构思,非遗皮影与书店的结合在当下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巨大的潜力,旨在探讨如何设计一个皮影文化和实体书店相结合的设计空间。随着文化消费的多元化与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书店作为文化传播与教育的重要载体,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文化使命,在书店内设置了多样化的阅读空间、儿童阅读区、共享交流空间、皮影制作展示区以及书籍售卖区,为顾客提供交流的互动体验的机会,非遗皮影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与书店相融合,将在这一新型公共空间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基于非遗文化背景下的书店设计——悦读坊静态展示
沉浸式体验导向下的新唐风主题茶馆空间设计
姓名:周越彤
指导教师:李赢(中级)
作品介绍:
茶馆空间设计,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结合新唐风文化元素。打破传统茶馆空间千古不变的格局,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茶馆空间,实现传承与创新的结合,融合现代审美需求,以沉浸式体验吸引更多消费者,全方位调动顾客的感官,深度领略唐茶文化魅力,为新唐风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沉浸式体验导向下的新唐风主题茶馆空间设计设计静态展示
非遗传承视角下的秦腔艺术主题公园更新设计
姓名:刘晓琪
指导教师:李赢(中级)
作品介绍:
秦腔主题公园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为核心,旨在通过现代设计实现文化保护、活态传承与文旅体验的融合。公园通过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展现秦腔的历史渊源、角色造型、经典剧目等元素,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园内设有秦腔表演剧场,定期上演经典秦腔剧目,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秦腔的独特魅力。此外,公园还设有秦腔文化展览馆,展示秦腔服饰、道具、剧本等珍贵文物,以及秦腔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和成就,为游客提供深入了解秦腔文化的机会。同时公园内的绿化景观和休闲设施也为游客提供了愉悦的休闲空间。
非遗传承视角下的秦腔艺术主题公园更新设计静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