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2025届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二)

发布时间:2025年6月13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134

美术与设计学院

2025届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

     夏阳初盛,骊歌轻响,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子用一场匠心独运的毕业展览,定格四年成长轨迹。从室内空间的精巧构思,到景观设计的诗意表达,每一件作品都流淌着青春创意与无限热忱。这群追光少年并肩作战,以团结为笔,梦想为墨,勾勒未来蓝图。愿他们带着这份炽热,奔赴星辰大海,在设计天地中持续发光发热,为艺术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01

尧的传说——帝尧陵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指导教师:王彤云

金枝

设计说明

设计方案主题为“唐风尧德,光照日月”。唐风尧德,光照日月彰表了尧帝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质,意为他的精神如同日月般光辉璀璨,照亮了历史的长河。本方案围绕尧帝这一人物进行设计构思,打造创新美观的遗址公园景观空间。在充分了解帝尧陵遗址背景的情况下,深入挖掘遗址的文化活力加入对与尧帝生平历史文化的了解,同时将遗址与周围人居环境相融合,减少对村民生活环境的干扰。由神道延伸向北的中轴空间整体设计上面保留选址原地形,保留部分原有空间节点,将中轴建筑、小品更换为更显威严大气的秦汉规制风格,而西侧七星游园位置则设计为用河流串联起以北斗七星点位排列的原始部落风格景观,将两种风格融入其中,并且在此基础上打造真正属于菏泽本土历史文化的标志性景观,呈现真正有菏泽城市地域性内核的特色景观。同时能够将文化遗址活力激发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活力,促进了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周边区域的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本方案设计定位为“遗址+文旅”的遗址景观公园。在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文化旅游的资源与动力,增强文化内涵的展现与体验价值。融入“尊重历史、传承精神、以人为本、创新表达”的设计理念,以“遗址+文旅”为重心打造出组群分布,主次分明,富有节奏感的遗址公园景观空间。本方案在设计之初充分参考此地区原始部落风貌和秦汉建筑韵味,充分保留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仿制穿越历史的痕迹,展现镌刻在时光深处的辉煌记忆,揭露来自万古洪荒的嶙峋一角,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认同。

02

寻乡脉 焕新韵——老君堂村文旅景观改造设计

指导教师:高昂

何乃彤

设计说明

“寻乡脉 焕新韵”为本次改造设计的主题。“寻乡脉”是指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寻找历史文化脉络,将现代智能生态设计与既有的文化脉络、生态基底结合。“焕新韵”是指通过乡村改造和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让乡村实现景观的新生和可持续发展,使乡村景观在空间布局、文化内涵、功能分区上重新焕发活力、实现蜕变。以老君堂村为主体,对村落进行景观创新改造,结合老君堂村的历史文化以及黄河文化,在保留老君堂村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满足游客多元化的体验需求,打造出具有老君堂村特色的文旅景观。老君堂村的文旅景观改造不仅是乡村内部的空间优化,更是黄河文化、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与传承,在多个领域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03

寻脉融新 乡景新生——老君堂村研学基地景观设计

指导教师:高昂

马瑞奇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主要以“寻脉融新,乡景新生”为主题,在探寻黄河脉络和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把老君堂村的农耕文化融汇到设计中,为本次设计提供丰富的文化基底。本次设计通过分析老君堂村的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地理环境等,把握当地特色农作物与自然资源的关联,设计结合自然资源的研学项目以及研学场地,规划好各个功能区,并保证各功能区之间的有效联系,合理规划乡村研学线路,串联起文化、自然景观、植物园区、手工作坊等资源点,打造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研学基地。

04

乐享之境——北洼砖窑厂景观更新设计

指导教师:高威

杨硕

设计说明

整体设计规划为“乐时光”主题公园,旨在打造集工业遗址保护和儿童友好体验的综合性乐园。本设计地块位于主入口区域,以“乐享之境”为设计主题,“乐”字取自乐高的互动与游戏精神,“享”则指向红砖工业遗址的场所记忆共享。将“修旧如旧、整旧如新”作为儿童乐园主入口的核心设计理念,运用遗址保护与空间重构的专业手法,将工业遗址的历史肌理与空间特质进行创造性转译。在保留红砖窑厂原始建筑风貌、结构特征等历史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儿童游乐空间需求,运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功能重塑,实现历史真实性与使用舒适性的有机统一。

05

智学之域—北洼砖窑场景观更新设计

指导教师:高威

张俊茹

设计说明

本设计以 “智学之域” 为主题,旨在将知识文化与场地的特色相结合,打造出具有儿童研学、实践互动、自然体验为一体的研学场地,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与再利用,转变为一个富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儿童研学场所。以“自然教育”为设计理念,通过景观更新设计将北洼砖窑厂的历史、自然科学、科普互动等多方面知识相结合,并依托场地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为儿童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强调儿童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式学习,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让儿童亲近自然;通过设计互动式的研学设施,实现自然知识学习、文化体验与娱乐互动的有机统一,让儿童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06

中山苑书阁设计

指导教师:李曼琦

韩博文

设计说明

本设计位于菏泽市牡丹区,以 “中山苑书阁设计” 为题,融合牡丹文化与现代美学,打造集阅读、社交、亲子、打卡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设计理念聚焦 “文化沉浸 + 社交共生”,采用木饰面、金属、玻璃等材质,营造温润自然又具现代感的氛围。空间布局分两层:一层设前台、大厅阅读区、网红打卡区(贯通两层的阶梯式环形书墙为视觉焦点)与儿童区,侧重开放互动;二层布局咖啡阅读区、阅读长廊与精品阅读区,强调静谧沉浸。各功能区动静分区清晰,动线流畅,既满足单人深度阅读,也支持亲子互动、小组交流等多元场景。创新亮点在于突破传统书店单一模式:以 “网红打卡” 激活社交传播,通过 “阅读 + 咖啡 + 亲子” 业态融合提升体验维度。项目旨在为城市提供有温度的文化 “第三空间”,助力地域文化在现代商业场景中焕发新生。

07

有猫腻儿——猫咖空间设计

指导教师:李盈光

童晓英

设计说明

本方案咖啡店空间设计以“猫咪”为主题,通过融入实体猫咪、猫咪元素等,设计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集咖啡、猫咪互动体验于一体的休闲放松场所。通过提取猫咪的形态和色彩等,并运用到空间设计中,以提高店铺的趣味性。采用现代、简约、开放的设计风格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从而创造出一个舒适、放松、有着新型体验的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