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季|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生毕业作品

发布时间:2025年7月8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729

作品:智绘龙纹

作者:丁炜航

导师:丁肇辰

专业:数字媒体艺术

研究背景

新质生产力是未来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变革性与颠覆性的关键动力,正在成为推动“以新促质”战略实施的关键力量。当前以AIGC为代表的前沿技术逐渐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实践,“纹样+AIGC”正逐渐成为新的创新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纹样设计中的应用,将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路径,助力其实现由“封存化保护传承”到“活态化传播推广”的演绎转变。

研究成果

(1)本研究在理论方面,溯源了龙纹形象的演变,梳理了故宫龙纹主要载体的系统性应用,整理并总结故宫服饰龙纹样的风格、类型和特征。以故宫龙纹形象中的光绪服饰龙纹样为例,提出在AIGC技术的辅助下传统纹样创新设计的方法,即“数据资源-生成方法-应用路径”三位一体的AIGC技术与中国传统纹样创新的双向互动路径。在应用领域上,进行LoRA模型训练、参数调试、图像生成、工作流搭建等试验,输出了不同风格的生成结果和基于生成结果的模型再训练。通过持续的生成式设计和模型迭代,将龙纹样带入现代设计创新的语境中,实现从“纹样复原”到“语义驱动创作”的转型,验证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传统纹样创新设计在AIGC的辅助下的理论创新点

光绪服饰龙纹标签描述

龙纹风格迁移图

(2)在设计实践上,通过 TD Comfy UI节点实现文生图工作流与 Touch Designer 之间的实时数据交互连接,搭建基于AIGC辅助的传统纹样交互设计工具。以用户体验的易用性和可用性为核心,简化了复杂的模型训练过程与工作流搭建过程,支持用户用自己手绘的简单草图输入绘制生成不同风格与动势的龙纹样图案,为传统纹样创新设计提供兼具技术支撑与交互友好性的解决方案。

TD Comfy UI节点图

交互界面概念图与工程文件图

(3)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当前模型在泛化能力维度存在局限性,其生成机制尚未形成对龙纹样历史演变谱系的系统性认知,仅能针对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载体进行条件约束下的生成任务。未来的研究会通过增加数据集的多样性与规模,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开发更加灵活多变的人机交互功能。

设计说明

《智绘龙纹》,一款具有智能化与交互化特性的故宫龙纹设计交互工具,目的是通过AIGC技术辅助用户快速生成不同故宫龙纹风格与动势的效果图。通过将Comfy UI和Touch Designer相结合,实现包含首页、龙纹模型选择页、龙纹动势选择页和龙纹手绘生成页四个交互界面。在龙纹模型选择页,页面提供 “裳·龙纹”“珐·龙彩”“珏·龙姿”“绣·龙章”“琉·龙影”5款预设龙纹模型,每个模型对应不同的工艺风格特征。龙纹动势选择页,页面为用户提供正龙纹、升龙纹1、升龙纹2、行龙纹、降龙纹五种动态选项。此设计工具以用户体验的易用性和可用性为核心,支持用户用简单草图输入绘制自己的龙纹样图案,构建从创意输入到个性化生成和成果展示,为传统纹样设计的数字化创新提供兼具技术支撑与交互友好性的解决方案。

首页页面

龙纹模型选择页面

 龙纹动势选择页面

龙纹手绘页面

展览图

未来与展望

总体而言,这些成果不仅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也为传统纹样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创新路径。运用AIGC技术赋能传统纹样创新设计,一方面可以辅助设计者提升设计效率,打破常规思路激发新的设计灵感,将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推广;另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运用友好化交互体验与可视化创作工具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降低传统纹样在设计上的难度,为传统纹样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这种双向赋能机制既强化了专业领域的文化传播深度,又拓展了大众参与的创新维度,为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数字化生态。随着交叉学科设计方法论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传统纹样的设计将呈现更具系统性的创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