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智汇」2025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 工艺美术篇
发布时间:2025年8月5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816
DESIGN
2025
艺术设计学院
智 汇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
工艺美术篇
启智慧之门 探未知之境
以设计之语 述时代之梦
时光飞逝,转眼间又一批艺术设计学院的同学们完成他们大学旅程的关键一站——毕业设计。这不仅是对过往所学知识的系统梳理与深度融合,更是他们向世界宣告自我艺术主张与创造力的璀璨时刻。本次「智汇」毕业设计作品展,共展出609件作品,我们挑选出一系列优秀毕设作品,为你开启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一同见证毕业生们用创意与才华书写的青春华章。
本期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工艺美术专业的毕业设计优秀作品。
1.
现代首饰作品《梦幻回溯》的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杨小叶
作者:李文婧
作品介绍:
现代首饰作品《梦幻回溯》以《盗梦空间》的哲学悖论为灵感,通过动态交互设计解构梦境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作品突破传统首饰装饰框架,运用动态交互结构与几何解构语言,将旋转陀螺、潘洛斯阶梯等符号转化为可佩戴的哲学载体。通过银质金属与蓝宝石的冷调碰撞、3D打印与金工工艺的融合创新,构建起虚实交织的物质化叙事——梦境系列以流体线条模拟意识的不确定性,现实系列以立方切割突显物质秩序,界限系列则通过造型异变呈现时空的交叠。该设计延续海斯·贝克的概念首饰革新路径,将动态轴承结构与微型化佩戴体验结合,实现艺术思辨与工艺技术的双重突破。作品聚焦新锐艺术消费群体,以"关系美学"构建佩戴者与首饰的精神对话,既承载对存在本质的哲学追问,又通过社交媒体时代的视觉仪式感,推动首饰艺术向观念表达与文化叙事的深层转型。
2.
现代首饰作品《万物狂想曲》的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杨小叶
作者:张睿萌
作品介绍:
本次设计主题《万物狂想曲》,以自然界中常见的鱼和鸟为设计元素,将其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和渴望以首饰的形式表现。从初期的迷茫到中期的幻想,狂想到最终的觉醒转变,首饰主题层层递进,引发消费者的共鸣。工艺及材质上将金属的冷峻的质感与珐琅的绚烂结合,加入珍珠及其他材质,增添了故事性与叙事感。通过首饰设计《万物狂想曲》这一系列,通过将首饰作为载体,体现自由灵动之感。
3.
现代首饰作品《本草集》的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杨小叶
作者:曾婷婷
作品介绍:
《本草集》即本草植物合集,以传统文化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将首饰作为载体弘扬中药文化。从意义上划分为根脉、年华、变迁和境界四个小系列,注重中药植物的造型变化,结合中药标本将具象的植物外观进行变形与重构,直观展现中药植物的自然美,激发观者对探索中药文化的人文美的兴趣和感悟,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体验返璞归真的乐趣。
4.
现代首饰作品《新世代》的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关宇洋
作者:乔文静
作品介绍:
我的毕业设计作品《新世代》,灵感源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虚拟空间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数字娱乐和大众媒体的不断渗透下人们面临着自我剥削、消费主义填塞及虚拟社交依赖等异化现象。隐私的泄露、私人领域界限模糊,人与人之间敬意的消逝、偷窥与被偷窥成了新世代中不断上演的日常景象。现代首饰早已不局限于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而是作为一种谈论社会议题的艺术手段之一,本系列作品通过将巴特符号学理论与数字人文批判深度作为理论支撑,构建起从哲学思辨到物质实践的完整框架,运用现代首饰这一艺术表现形式,聚焦于信息化时代对人类心理与情感的冲击,旨在引发社会对信息过载、主体性缺失等问题的关注与反思。通过首饰的功能、形态以及材料语言的独特属性,使用3D建模和珐琅工艺技法展开创作设计。作品旨在探讨网络空间中人的处境,构建首饰与佩戴者之间的情感连接,促进其对社会议题的探讨与思考。在首饰的制作过程中经历过金属变形的挫败,也为珐琅烧制的气泡问题熬过夜,但当最终作品成型,那种将记忆与情感实体化的成就感,让所有的疲惫。
5.
现代首饰作品《一步一印》的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杨小叶
作者:张瀚文
作品介绍:
我的毕业设计作品《一步一印》是探究自然印记元素结合金属、木、玉等材料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研究的方向和创新展开系列首饰设计,将自然元素与人类生活交叉融合,把自然印记转化为人群的步印,打破传统具象化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一步一印》 共分为《窗雨·记》、《湖步·记》和《山屿·记》三个系列,这三个系列的首饰作品将人类生活与自然印记相互作用后的印记进行展现,将传统的自然类首饰形式变得多元化,把自然印记于首饰设计中,呼吁人们放慢自己的脚步在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印记。
6.
《相逢》系列云肩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王苑
作者:苏子越
作品介绍:
以“相识、相知、相守”为脉络,借嫩叶、花蕾、果实隐喻情感生长。融合锦缎、混纺面料与综合材料,结合机器刺绣与手工珠绣,塑造立体流动的几何形制。色彩以传统五行色为基,注入渐变色与撞色碰撞,呼应现代审美。作品突破传统云肩形态,可适配汉服、西服等多元穿搭场景,让古典纹样成为可穿戴的艺术符号,在当代生活中续写东方美学的诗意对话。
7.
《那无数个春天》纤维工艺品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王苑
作者:匡字晨
作品介绍:
《那无数个春天》纤维工艺品设计是以和谐美好的家庭观念为主导的系列毛毡作品,其通过表现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传达良好的伦理观、道德观、生育观、婚姻观。本次设计是一次湿毡工艺与针毡工艺技法结合在毛毡作品领域的探索,其赋予了毛毡作品爱情、情亲、友情等人文因素,可应用于咖啡厅,手作店,古着店,卧室,办公室等多个场景。其基于中国传统家庭观中重情义、重伦理的普遍、恒常价值观,进一步呼吁符合现代社会主义的美好家庭观念传播。
8.
《自然谧语》壁毯编织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付凤博
作者:范雨萱
作品介绍: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凸显和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提升,壁毯编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缘,通过壁毯编织独具一格的艺术表达形式,来展现对自然的新观念与态度。为增进人与自然的连接,为快节奏都市里生活的人们提供情感寄托点,依靠壁毯传递自然所赋予的疗愈力与舒适感。将传统壁毯编织技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丰富艺术的表现形式,借助壁毯编织传达自然的静谧之音,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呼吁人们关注自然。
9.
《繁花物语》壁毯编织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付凤博
作者:王灿
作品介绍:
《繁花物语》壁毯偏织作品以花卉植物为主体,融合传统与现代图案设计.通过对传统团花纹样的现代演绎,展现花卉热烈绽放以及女性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心世界。作品采用纯羊毛线、棉线等材料,运用传统壁毯编织技法与Tufting技法相结合来实现形式上的创新,使壁毯层次丰富、肌理感强。色彩上运用柔和的明度与纯度来体现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出女性自由、坚韧、追求幸福的美好形象。
10.
《鱼跃龙门》家居用品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王藝穎
作者:邹树华
作品介绍:
本设计主要针对大连足球的家居用品设计与制作进行实践,给大连的球迷们打造出一系列具有个性高品质,实用的家居产品。希望这些产品能满足球迷们日常生活所需,也能够满足球迷们对大连足球的热爱和追求,还能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一份属于大连足球的浪漫氛围。
11.
《徽韵》皮革生活用品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陈玉琼
作者:杜凯
作品介绍:
本次设计采用皮革工艺和皮雕技法,通过雕刻、染色、缝线等工艺制作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皮革生活用品。日常皮革生活用品在市场上具有广阔前景,将文化与皮革艺术相结合也是皮革设计中常见的一种创作手段。徽派文化在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将皮革艺术作为发扬徽派文化的新途径,有利于继承和创新徽派文化。
12.
《微世界》皮革工艺品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于英海
作者:吴若晨
作品介绍:
本次设计的题目为《微世界》皮革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作品以中世纪欧洲的魔法故事为设计灵感,并且巧妙地将这些古老而富有魔法色彩的故事融入现代审美之中。在创作过程中,深入挖掘魔法世界的独特风格与魔法元素,将提炼出的元素进行重构,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把皮革塑造成为一个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微观世界。
13.
《谜趣生灵》皮革饰品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于英海
作者:李冰洁
作品介绍:
本设计的初衷源于对小动物的热爱,期望将这一热爱转化为具体的实物成为点缀生活的装饰品。设计作品将皮革工艺与剪影艺术创新融合,以此展现动物形态的独特美感。动物饰品挂件不单单用于箱包和生活物品的装饰,它更像是人们情感的载体。此设计旨在通过这些充满创意的小众单品,丰富现有动物饰品市场的单一性,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喜好,让自然之美融入日常生活,让人们即便身处平凡日常也能感受到动物世界的奇妙与美丽。
14.
《叶影随身》皮革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洪思轩
作者:吕坤昱
作品介绍:
本次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中国三大地势的多自然风貌,地形多样,层次分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树叶种类和形态。树叶颜色的多样性和的独特性,为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本次创作在文创作品的基础上,以树叶丰富种类和动感的形态进行绘图创作,用皮雕、皮塑的塑造方式在植鞣革表面呈现出来。
15.
《花时花事》现代皮革皮雕装饰画设计与制作
指导老师:于英海
作者:王桐雨
作品介绍:
《花时花事》的设计定位是以月令花为创作主题的现代皮革皮雕装饰画。设计中融 入情怀即是注入可以触动人心的精神内涵,情怀作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情怀设计可以 帮助受众构建精神世界的充足感。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融合,使人们能够从新的 角度认识和感受月令花文化的魅力。
学生感悟
学校最后几天,寻常小事都成了“最后一次”。葱郁树木间流逝的时光、青春电影里模糊的对白,都被贴上别离的标签,藏进身体缝隙。看影子长短交替,觉四季枯荣不过宇宙一瞬。活到如今,才稍懂自负盈亏的道理,忽然想起王小波在《绿毛水怪》里的话:“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21级工艺美术1班 苏子越
四年大学生活飞逝,回首满怀感激与豪情。在艺设的日子里,我收获了专业积累、师长教诲与同窗情谊。感谢老师们以学识和奉献点燃我求知热情,感谢校领导关怀支持,为我们搭建成长舞台。毕业之际,我怀揣热忱与锋芒,深知未来或未知或需精雕,但定带着母校赋予的创造力与胆魄,勇敢追梦,不负韶华。
—21级工艺美术1班 匡字晨
《自然谧语》壁毯的创作历程,是与自然、传统及自我的精神对话。从灵感到成品,让我明白纤维艺术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与创新。此次创作让我重识手工的温度与价值——在数字化快节奏时代,手工编织的缓慢专注是对浮躁的抵抗。未来,我愿继续探索纤维艺术,让作品成为连接自然、文化与情感的桥梁,传递静谧与疗愈的力量。
—21级工艺美术2班 范雨萱
四年前初秋,我满怀憧憬进入大连艺术学院,如今盛夏毕业钟声敲响。漫步校园,图书馆灯火、教室欢笑仍历历在目。艺术设计学院是梦想沃土,专业课程夯实基础,老师以学识与耐心引我遨游设计海洋,他们既是学业引路人,也是人生明灯。感谢自己,感谢母校、学院与老师的培养。毕业不是终点,我将带着温暖与力量,奔赴下一场山海,追逐设计梦想。
—21级工艺美术3班 王桐雨
艺术设计学院求学之旅将结束,心中感慨不舍。作为皮革方向毕业生,我的毕业设计“叶影随身皮革文创产品”是四年学习的总结,也是对皮革艺术热爱的表达。109皮革工作室的日夜,每一刀雕刻、每一次缝制,都凝聚着对美的追求。作品是皮革与自然创意的结合,更是青春记忆的见证。感谢学院栽培与109教室,未来我会带着对皮革艺术的执着前行,绽放光彩。
—21级工艺美术3班 吕坤昱
那年盛夏,璀璨烟花中我们踏入大艺校园,怀揣懵懂与憧憬开启逐梦之旅。四年来,我们在知识海洋遨游,在社团挥洒热情,于师长同窗处收获温暖与成长。如今毕业在即,离别是为更好出发。“一重山有一重山的错落,我自有我的平仄”,四年沉淀给了我勇气与力量,我将带着母校期许与恩师教诲,奔赴下一场山海,书写灿烂篇章。
— 21级工艺美术3班 李冰洁
毕业之际回望,大艺的梧桐依旧婆娑。四年时光如精心雕琢的皮革,刻满成长痕迹。从初识皮革的懵懂到能将创意融入肌理,不仅是技艺精进,更是心灵与材料的对话。虽不舍校园,但对未来满怀憧憬。工艺美术是时光淬炼的智慧,皮革艺术是承载文明的史书。未来愿以“守艺人”姿态深耕传统工艺当代转化,用植鞣皮革书写东方美学现代叙事,带着母校赋予的匠心,在工艺美术领域续写革故鼎新。
—21级工艺美术3班 吴若晨
四年大学生活转瞬结束,站在校门口回望,赶早课、食堂饭菜、宿舍夜聊等场景格外清晰。这四年让我学会坚持——曾觉得难捱的论文和考试,都成了成长台阶;也学会珍惜——志同道合的朋友、凌晨指导作业的老师,都是一生的幸运。即将带着学生时代的真诚与热忱走向下一站,愿我们都能成为让自己骄傲的大人。
— 21级工艺美术3班 杜凯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愿这些优秀的毕业生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继续秉持对艺术的初心,用设计创造更美好的世界。也希望些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能为你带来灵感与思考,让你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