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翻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2025届环境设计专业本科优秀毕业设计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2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166
艺术与设计学院简介
艺术与设计学院以“高尚教育”为引领,以“读书、做人、变革、奋进”的校训为指导,以“博学创新,德艺双馨”的院训为方向,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实施“专业+外语+创新创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外语和实践能力强的艺术类实用性专业人才。下设“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共四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400余人。经过多年发展,环境设计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7个,校外实习基地13个。艺术设计实验中心为省级优秀实验中心。
目前学院现有学院共有教师90余人,硕博士学位教师占92.3%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29.6%。近20年的办学,形成了一支专业性强、年龄结构合理的梯队型教师队伍。
近年来,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经费累计超过1300万元,发表南大核心、北大核心、科技核心、SCI、EI等核心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4部,获批专利27项,实现专利成果转化1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8项,科研反哺教学奖2项,研究报告被政府部门采纳1项。
近年来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奖项1500余项,其中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互联网+、好创意、未来设计师、大学生艺术展演、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评等,通过比赛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近五年来,各专业平均就业率85%以上,本科生考研率逐年上升,2025年上线率为43.58%,专升本上线率保持在80%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25年4月
院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
在2025届毕业设计展“归零·创生”启幕之际,我谨代表艺术与设计学院,向所有倾注心血、勇于突破的青年设计师们致以由衷的赞赏与期许。
在这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艺术与设计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回应着社会的脉动。青年学子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蓬勃的创造力,将人文关怀、社会责任与前沿技术融为一体,用设计语言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本次毕业展以“归零·创生”为主题,既是对传统的解构与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大胆探索与重构。
在环境设计领域,同学们以空间为媒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将可持续理念融入设计实践,赋予场所新的生命力;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他们以图形、色彩与文字为武器,传递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让信息更具温度与力量;产品设计专业的作品则聚焦用户体验与技术创新,将功能与美学完美结合,展现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匠心智慧;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者们,更以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叙事,拓展艺术的边界,引领我们走进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图景。
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同学们的汗水与才华,也承载着学院对艺术教育的坚守与期许。愿你们以此次展览为起点,始终保持“归零”的勇气和“创生”的激情,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芒。祝愿2025届毕业生前程似锦,在艺术与设计的道路上,永远心怀热忱,步履不停!
——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前 言
环境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不仅关乎空间的塑造与美化,更承载着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改善。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材料运用、色彩搭配以及文化内涵的融入,创造出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富有情感与灵魂的空间环境。
环境设计系
优 秀 作 品 展 示
文旅融合视域下的筒车湾民俗街景观设计
姓名:王芳
指导老师:马彩锋(讲师)
作品介绍:
筒车湾民俗街景观设计具有诸多亮点,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主题上,“古韵新生”与“入画巡游”的主题富有创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既传承了地域文化的古韵,又通过创新手法赋予其新的生机,让游客能体验到仿佛走入画卷中的独特感受。
在功能布局上,规划合理。文化体验区有博物馆、古戏台等,能让游客深入了解民俗文化;休闲娱乐区的宋风游园、儿童活动区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休闲需求;文创市集和小吃街等商业服务区,在促进文化传播的同时,也能带动经济发展。主次动线清晰,很好地串联起各个核心节点,方便游客游览。
在文化融合上,深入挖掘了荆楚、巴蜀、秦陇等多元文化元素,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呈现。建筑风格、雕塑、民俗表演以及二十四节气广场等设计,都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使民俗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沉浸式体验上,通过空间营造、文化元素融入、感官体验打造以及互动体验设置等多方面努力,让游客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角度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如古色古香的建筑、特色的灯光音效、诱人的美食香气以及丰富的互动活动等,都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代入感。
文旅融合视域下的筒车湾民俗街景观设计静态展示
文旅融合视域下的汉中黄关黄酒庄园景观设计
姓名:李洁虹
指导教师:马彩锋(讲师)
作品介绍:
本设计方案在空间布局策略上,采用“一心、两轴、多区”的布局。“一心”即庄园核心的黄酒文化展示中心;“两轴”分别为文化体验轴和生态景观轴,串联各个功能区;“多区”包括文化广场区、入口游憩区、露营区、游乐区等,各区域功能明确又相互联系,优化游客游览路线。
设计在景观元素塑造上,提取汉中地域特色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以汉中特色花卉植物打造四季景观。同时,引入黄酒酿造工具,如酒坛、酒瓶等作为景观小品,强化黄酒文化主题,发挥产业联动发展的作用,将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
景观设计中一部分采用贮存黄酒的酒坛形状进行主道路演变设计以及功能分区,体现“循”酒迹(如黄色和红色区域)。另一部分将酒倒出来的形状进行图形演变设计与民宿区域,体现“漫”生活(如蓝色区域)。这两部分共同构造了黄酒庄园景观设计。
文旅融合视域下的汉中黄关黄酒庄园景观设计静态展示
居安乐——西影社区老年康养中心建筑空间设计
姓名:郭欣昕
指导教师:李悦鸣(讲师)
作品介绍:
本方案为西影社区老年康养中心建筑空间设计,位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影社区,占地面积为6848平方米,由南北两栋楼组成。本方案以“居安乐”为主题,目的是为社区老年人打造一个安心、舒适的居住环境。设计方案采用简约、实用的现代风格,用暖色为主色调,采用宽敞的空间设计,充足的采光与通风,营造温馨舒适、安全便捷的空间环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的生活居住空间。
居安乐——西影社区老年康养中心建筑空间设计静态展示
烟雨临安——茶文化主题民宿空间设计
姓名:郭梦雨
指导教师:李悦鸣(讲师)
作品介绍:
本方案为茶文化主题民宿空间设计,选址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总面积约3700平方米,共两层。本方案围绕“茶韵、自然、和谐”为核心,将茶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建筑设计、室内装饰与周边环境中。民宿外观参照传统江南水乡风格来建设,同时与现代风格相结合,运用木质或石材等自然材料,营造古朴而雅致的氛围。在室内布局上注重空间感与私密性,每个房间配备茶具套装,让客人在品茗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公共区域设置茶室,展示茶艺表演,举办茶文化讲座,增强互动体验。整体设计旨在打造一个集住宿、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茶文化主题民宿,让客人在品茶赏景中享受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烟雨临安——茶文化主题民宿空间设计静态设计
泡泡玛特旗舰店空间设计
姓名:陈思琦
指导教师:张琳(讲师)
作品介绍:
本设计是基于交互设计情景下的品牌旗舰店设计。方案选取泡泡玛特中小野、动物王国、森林漫步以及MOLLY系列为主要设计。小野系列在设计时通过色彩的搭配、空间大小、高度的变化以及屏幕播放情绪变化来引导和影响用户的情绪变化;动物王国和森林系列:主打森林体验区,将景观搬入室内,以雨林奇观为特色做完整的游览路线;MOLLY系列在设计时以太空风格为主,售卖区、异型墙星系介绍、太空体验区,形成一套沉浸式的购物体验。泡泡玛特旗舰店设计通过创新空间布局和沉浸式体验区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消费体验,营造充满趣味和吸引力的购物空间。
泡泡玛特旗舰店空间设计静态展示
瑞士莲巧克力品牌旗舰店空间设计
姓名:王梓祎
指导老师:张琳(讲师)
设计说明:在交互空间理念下的瑞士莲巧克力品牌旗舰店,旨在为顾客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打造一个既卖高端食品,又充满艺术文化氛围的场所。这里利用暖黄色的灯光和柔和的色彩搭配,让店里显得温馨又高雅,空间交互技术让顾客放松交流,延长停留时间,提升购物体验。结合本地文化,既能提升品牌价值,又能优化商业生态,实现双赢。这里不仅是购物场所,更是开放的艺术空间,通过多元生活场景的交互,满足高品质客群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城市艺术生活的新样本,成为跨国品牌本土化创新的典范,改变北京高端食品零售的格局。
瑞士莲巧克力品牌旗舰店空间设计静态设计
编辑|岳萌阳校对|李敏欣审核|贾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