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2024级环境设计系《城市形态学》课程作业展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9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635

《城市形态学》课程作业展

张家湾设计小镇

北服通州校区的空间规划

2024级|研究生

课程简介

城市形态学是北服环境设计系研究生一年级的设计研究课程。本次课程的研究主题是“张家湾设计小镇—北服通州校区的空间规划”,以北服通州校区的空间规划为基础,通过调研,数据采集以及空间分析等手段,挖掘张家湾设计小镇空间痛点,提出规划方案。

这一研究课题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各组根据主题对张家湾设计小镇和樱花园校区进行前期调研和案例研究;其次是依据调研结果,进行数据分析采集,并结合数据对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建筑空间进行分析;最后基于调研数据以及空间分析,提出最终的张家湾设计小镇空间规划设计提案。

指导老师

车飞

参与学生

(北京服装学院2024级环境设计系研究生)

钊作华  苗美兴  聂千然

高佳元  陈凯琪  孟子新

李晴  车志会  郭晓敏  易慧

王瑞琦  刘佳  崔桐语  李曜宇  贺宇星

课程作业展示

第一组 建筑形态|王瑞琦 李曜宇 高佳元

一、樱花园建筑形态分析

左右滑动阅览

二、张家湾建筑形态分析

左右滑动阅览

三、设计迁移改造方案

左右滑动阅览

左右滑动阅览

第二组 社会空间|李晴 孟子新 郭晓敏

设计说明:

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旨在打造一个开放性的大学校园,本组针对社会交流方面进行研究规划。因此我们对北京服装学院樱花园校区附近的社会交往亲密度进行分类,以及参考了北京服装学院樱花园校区附近的社会交往亲密度的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对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的用地进行了规划。希望在此规划后推进北京服装学院学生和张家湾小镇当地人群的交流,打造一个更加开放、有活力的校园。

一、现状分析

左右滑动阅览

张家湾设计小镇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在用地红线内包含了北京服装学院的三个新校区位置。

二、社会交流结构调查

左右滑动阅览

三、亲密度分析

左右滑动阅览

四、提案

左右滑动阅览

张家湾内向型交流全部新增点位数据

第三组 经济空间|苗美兴 车志会 易慧

一、前期调研

通州新校区周边的主要板块包括:

1、张家湾设计小镇-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新校区

2、城市绿心森林公园

3、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

4、张家湾小镇

二、数据采集与案例研究

樱花园校区拥有相对成熟的大学校园的周边经济面貌,前期对樱花园校区的周边经济业态点的标注和学生消费意愿相关信息的收集。

四大经济业态包括餐饮业、零售业、服务业和住宿业

(一)樱花园校区案例--抽样调查基础数据

左右滑动阅览

(二)案例研究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组共有 203个点位,包含餐饮业103 个,零售业32个,住宿业33个, 服务业35个。以樱花园南门、北门,芍药居南门步行15分钟,大概为中心半径1000米的步行圈。

左右滑动阅览

(三)北京服装学院樱花园校区与芍药居校区人流量基本情况:

左右滑动阅览

(四)北京服装学院樱花园校区经济业态分布—平均步行距离及路线

抽样案例选取:调查问卷选取6个具有代表性的餐饮业态店家,即以樱花园校区北门 / 南门的4个餐饮经济点,和芍药居校区的 2 个餐饮经济点,算出平均距离为810米

抽样案例选取:调查问卷选取6个具有代表性的零售业态店家,即以樱花园校区北门 / 南门的5个零食经济点,和芍药居校区的1个零售经济点,算出平均距离为630米。

抽样案例选取:调查问卷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餐饮业态店家,即以樱花园校区北门 / 南门的3个住宿经济点,和芍药居校区的2个住宿经济点,算出平均距离为1080米。

抽样案例选取:调查问卷选取8个具有代表性的餐饮业态店家,即以樱花园校区北门 / 南门 的5个服务经济点,和芍药居校区的3个服务经济点,算出平均距离为765米

三、空间分析

通州新校区附近经济点位分布情况

(一)通州校区现有店铺人流量预测(8200人迁移承载量)

左右滑动阅览

(二)通州校区需增加店铺

左右滑动阅览

四、提案

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新校区新增加3个校区,包含迁移学生8200人。而现有的商业点明显不足以支撑8200人体量的学生需求。

樱花园校区案例经验总结:主要经济点大致分布在直线步行距离1000米左右,以及在主路沿线。其中樱花园校区和芍药居校区步行半径覆盖的范围包括203个经济点,包含餐饮业103个,零售业32个,住宿业 33 个, 服务业35个。

其中四大业态中,餐饮业和零售业店铺集中在外向型建筑,服务业和住宿业集中在内向型建筑。根据四大业态的日人流量数据可以推算出不同的需求强度,餐饮业的需求强度最大,校内学生人数在0-25人范围内有80家店铺,25-50人范围内有19家,50-75人范围内有3家,75-100人范围内有1家;在此基础上,特色餐馆和快餐店的人流量较大;其次是零售业,校内学生人数在0-25人范围内有22家店铺,便利店超市类店铺在50-75人范围和75-100人范围内分别有1家;服务业的校内学生人数基本分布在0-25的范围内,有34家,其中有一家学习类的服务业店铺学生人数达到25-50人,位居第三;学生需求强度最小的为住宿业,校内学生人流全部在0-25人的范围内,共有33家。

通州区新校区规划:在三个校区步行半径为1000米的中心设置为商业点中心集聚区,并且至少增加餐饮业店铺69家(包含特色餐馆36家,奶茶咖啡小吃类店铺11家与快餐店22家);零售业店铺17家(包含便利店超市7家,药店3家,服装面料店7家);住宿类经济点25家(包含舒适性酒店7家,经济型酒店4家,短租公寓7家);服务业需增加23家店铺(包含形象运动类5家,休闲类7家,娱乐类5家,学习类6家)。

左右滑动阅览

第四组 文化空间|钊作华 陈凯琪 聂千然

一、北服朝阳区校区前期调研

(一)、文化结构问卷调查

我们分三次问卷分别抽取了40人、 60人和90人。可以得知,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在 北服校区周围(并不局限于北服学生),18-24岁的男性本科生居多。

通过每周在学校停留的频率以及在文化场所消费的月均预算可以得知,大多数人服装修改店、打印店、模特造型/摄影工作室消费最多。

左右滑动阅览

可以得知的消息是,大多数人会愿意去单程时间>30分钟并更符合偏好的场 所,在工作日和周末最常去的教育培训类以及文化创意类的场所。以及表演展览文化创 意等艺术场所的吸引力可以达到40%,且大多数人都愿意突破原本的交通距离前往。

(二)文化场所类别分析

经调研,将整个朝阳区的文化类型场所分为五个大类。

展览展示类(Exhibition)

历史文化类(History and cultural) 表演艺术类(Performing arts)

文化创意类(Culture and creative) 教育培训类(Education training)

进一步将五大分类的各类具体文化场所进行划分。

美术馆/艺术展览馆(Art gallery/exhibition) 独立书店/图书馆(Library/books store)

剧院/音乐厅(Theater/concert)

文创园区(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博物馆/文化遗址(Museum / Cultural Heritage Site)

手作工坊(Handcraft Workshop)

咖啡馆/文化沙龙空间(Café / Cultural Salon Space)

体育馆(Gymnasium) 电影院(Cinema)

买手店(Buyer's Store)

手作工坊(Handcraft Workshop)

左右滑动阅览

二、文化发展分析

文化场所数据采集

1、调查了北京服装学院周边的打印店、摄影店测量并计算了樱花园附近的骑行5分钟以及步行5分钟的距离。

2、展览类、历史类、表演类分布

①调研大尺度范围内北服周边的所有展览类、历史以及表演类文化场所。

②人均面积

以北服全校学生(9200人)为准,测量每个文化场所建筑面积,计算出每个场所人均面积。

3、摄影类、教育类分布

①调研中尺度范围内北服周边的所有摄影类、教育类文化场所

②人均面积

以北服全校学生(9200人)为准,测量每个文化场所建筑面积,计算出每个场所人均面积。

4、手作工坊分布

①调研中尺度范围内北服周边的所有摄影类、教育类文化场所

②人均面积

5、打印店分布

①调研小尺度范围内北服周边的所有摄影类、教育类文化场所

②人均面积

左右滑动阅览

三、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数据分析

(一)底图分析

1. 核心功能区划分图片展示了城市(或校区)规划中的主要功能区域,包括:居住、行政办公、公共建筑、研发、商业、文化娱乐、绿地、发展用地等。功能区的布局体现了典型城市形态规划逻辑,注重功能混合与空间效率,例:居住与商业 ,公共服务设施(医院、学校)邻近布局,满足居民需求;研发与公共建筑区可能形成产业 或教育集群,促进创新协作;绿地与发展用地预留未来城市扩张和生态保护提供空间。

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明确标注了 “居民区级医院 / 卫生所” 和 “学位”,说明规划中重点考虑了民生设施 的配套,人口规模(0-300人,0-5000人)可能用于测算设施服务半径和规模(如小型社区 对应基础卫生所,大型居住区对应更完善的医院)。交通可达性数据(步行 84 米 / 分钟, 自行车 252 米 / 分钟)暗示规划中可能采用 “15 分钟生活圈” 理念,通过慢行系统优化公共服务的便捷性。

3、底图数据与比例尺

多次提到 “底图数据”,推测为规划所依据的基础地理信息(如地形、道路网、现状 建筑等),是功能分区和设施布局的重要依据。比例尺或空间尺度虽未直接标注,但人 口规模(0-5000 人)可能对应社区级或校区级规划(如大学新校区的人口容量)。

4 、服务半径与可达性步行速度(84 米 / 分钟)和自行车速度(252 米 / 分钟)可用于计算设施服务范围 :步行 10 分钟可达约 840 米,覆盖典型社区级服务半径; 自行车10 分钟可达约 2.5 公里,覆盖更大区域的公共服务(如区级医院)。这一数据体现了规划对交通效率和公平性的考量,确保不同功能区通过合理交通方式衔接。

左右滑动阅览

(二)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文化空间面积

左右滑动阅览

四、文化规划提案

(一)前期分析

朝阳区和通州区人均面积对比分析可得出:通州区打印类文化场所比朝阳区少0.065m2 ,摄影类少0.041m2  ;打印类文化场所总面积比朝阳区少520m2   ,摄影类少328m2。

(二)提案

1、根据朝阳区北服樱花园以及芍药居校区人均面积规划到通州新校区

的人均面积整合。计划完成人均面积:0.065m²、0.041m²,计划完成总面积:520m²、328m²。

2、建筑内外向形态

打印店;,以黄色标识相关建筑,分布于街区之中。图中明确标注平均面积为74㎡ ,建筑形态分甲类 6 个、 乙类5个,带括号内容表示当前现状,这些信息为了解打印店建筑的基础情况与分布特征提供了直观依据。

教育:校区出入口直线距离短,便利师生跨区教学与资源共享,缩短通勤时间,体现教育功能高效联动的规划逻辑。

摄影店:出入口直线连通性强,利于摄影器材运输与场景快速转换,在 “摄影 + 教育” 场景中提升教学实践协同效率。

左右滑动阅览

3、一二三号场地各出入口到各店距离(打印+摄影+教育)

左右滑动阅览

五、总结

提案总结

本提案基于朝阳区北服周边文化场所调研,针对通州区新校区打印、摄影类设施人均面积低于朝阳区的现状,以 “15 分钟文化生活圈 ” 为理念,提出在 校区出入口周边按朝阳区标准增设打印店、摄影工作室等基础文化设施, 中距 离布局文化创意园区与教育培训中心, 强化交通可达性并规划 “摄影 + 教育  ” 复合动线,联动教育建筑与文化场馆打造主题研学路线,配套共享工作室、 创意市集等产业服务,分阶段推进设施建设与资源引入,旨在构建“教育 +文化 + 创意 ” 融合的活力社区,提升师生文化体验与区域文化竞争力。

第五组 CIM 建模与模拟|刘佳 贺宇星 崔桐语

一、前期调研

1.地理位置-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

2.城市模型

3.现状路网道路分析

二、数据分析

1.点位参照

经济组

文化组

2.数据参考——社会组

社会交流半径参考值

平均距离(单位:m)(1)内向型交流

2-3人:1324

4-5人:1226

6-7人:1376

8-9人:1305

10人以上:1335(2)外向型交流

>60min:1157

30-60min:1259

10-30min:1184

1-10min: 1072

<1min:1247

内外向型交流总和平均距离:1248.5(单位m)

3.最短路径分析

最短路径分析——分类

最短路径分析——整合

三、提案

1.痛点挖掘

左右滑动阅览

2.规划策略分析

新增点位策略

新增点位底图

3.新增点位人流模拟

新增点位人流模拟——总图

4.道路系统规划

5.建筑功能空间规划

6.Grasshopper电池阐释

左右滑动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