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美术学院视传2301班“画我中华之风物”插画设计课程作业展
发布时间:2025年5月23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404
教师寄语
《插画设计》课程是一门学习内容和工作量较大的课程。同学们根据“画我中华之风物”进行主题插画系列设计。有的同学完成的是系列插画,有的同学完成的是插画绘本。看似是课上的64节课,实则是学生们一笔一笔的线条,一遍一遍的修改。从选题到文本策划案到线稿到上色再到最终完成稿,是学生们一步一步的脚印。视传2301班的孩子们认真又努力,插画实物效果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感谢可爱认真的同学,又在我的教学生涯中留下了精彩的一笔,也祝福学生们在设计道路上拼搏奋斗,励志笃行!
指导老师:翟晴晴
作品展示
01
李雨薇
鸟作为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在历史的长流中翱翔高歌,飞掠过千秋万代,在古诗词中穿越历史留存下来。本系列插画从古诗词中获取灵感,以缠绕的s形轨迹为主要形态,绘制不同古诗词中的不同意象,以鸟为线索串联起八幅插画构成系列插画。
02
宋佰灵
本系列以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魂,用水墨丹青勾勒一位国风少年将军的传奇。画中少年或立元宵灯海,衣袂翩跹;或策马北固亭,剑指山河。墨色晕染间,既有"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绚烂,又见"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通过留白意境与工笔细描,在少年眉宇间刻画出"蓦然回首"的孤绝与"廉颇老矣"的悲怆,以现代国风笔触诠释辛弃疾"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千古风骨。
03
刘金玉
世界观设定:这是个人妖共存的世界,每当午夜十二点,镇上的百草堂便会开张,陆陆续续的妖会来此看病,百草堂有八大神医,分别是金银花,灵芝,陈皮,半夏,地黄,白芷,贝母,苍术药仙。创作风格借鉴了赛博朋克风格,色彩饱和度高,增强视觉冲击力,将草药进行拟人化创作。
04
史雅琪
绘本主要是以“画我中华之诗词”为主题,插画风格是中国风卡通画为主,内容是以李清照少女时期的故事为主,在了解以后,她少女时期和大家传统印象中李清照的晚年时期婉约派词人有所不同。她少女时期时期自由洒脱,然而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是不让其写作的,李清照却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她的词作不仅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也表达了女性对自由、等和独立的追求。绘本让读者更加直观的了解李清照的女性形象。
05
曲炫颖
本故事以小猴子视力下降为引,展现森林小动物在猫头鹰爷爷带领下寻找枸杞、菊花、决明子等护眼药材的过程,通过生动情节科普护眼知识,强调合理用药与注意卫生对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寓教于乐,传递健康用眼理念。
06
李怡斐
我的系列插画是围绕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瑰宝与二十四节气共同构成"天人合一"的养生智慧。本系列以节气为脉络,选取八位代表性中草药,通过视觉化表达传递"顺时养生"理念,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科普价值的艺术作品。
07
庞越
本故事以盛夏动物中暑为切入点,构建危机情境。通过啄木鸟发现薄荷、小松鼠和兔子采摘并清洗、小猴子和大象搬运,煮制等分工合作情节,展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用薄荷解暑贯穿故事,传递自然智慧与互助精神,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意义。
08
马琳
《春晓》系列插画以诗意视角,展现春日清晨景象。用清新明快色调,勾勒繁花、飞燕、孩童拾花等画面,营造生机勃勃氛围。人物与自然景致融合,传递对春日喜爱。中式建筑元素点缀,增添古典韵味,唤起人们对自然和古典诗词的美好共鸣。
09
陈笑笑
设计说明:本系列插画以唐代长安城的四季昼夜景象为至题,选取八首经典古诗作为创作灵感,分别描绘春、夏、秋、冬四个委节的白天与夜晚场景。通过不同的视角,四委昼夜的对比,展现长安城展现盛唐时期长安城的繁华风貌、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
10
张梅荣
本创作以9 - 16岁学生为受众,以时间为线展现李商隐的一生。从五岁洛阳求学,展现他自幼勤奋好学;科举路上,历经坎坷终中进士,体现坚持的意义。与王茂元女儿成婚,却因“牛李党争”陷入困境,引出古代党争小知识。创作中穿插典故,如“锦瑟无端五十弦”的创作故事,让学生了解诗歌背景。用生动语言和趣味知识,将李商隐的一生科普给学生,助其感受古代文人的魅力与历史文化。
11
马润涵
本绘本面向4-6岁儿童,通过小主人公的寻找蒲公英的冒险故事,趣味对比蒲公英、黄鹌菜、苦苣菜三种中草药的叶形特征、生长习性及药用价值。手绘插图运用拟人化设计和明快色彩,在探险情节中自然融入植物知识,引导孩子观察自然细节,激发科学探索兴趣,培养观察能力与好奇心。
12
贾怡聪
以古诗中提到的非遗为灵感,选取了八种中华传统非遗,分别为傩面具、皮影、纸鸢、宫灯、茶百戏、油纸伞、打铁花和刺绣。将塔罗牌的边框特点与中华传统元素和吉祥纹样巧妙结合,形成以中华非遗为主题的系列插画。通过插画来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与现代生命力,突出“传统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视觉表达。传统与现代结合,融入扁平色块等现代设计语言。在色彩上用以传统色,通过视觉语言降低非遗的认知门槛,让传统技艺“可感知、可传播、可共鸣”。
13
李晗
以“药有各性”为核心,融合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等理论,通过视觉符号传递药材特性与中医哲学,展现中药“性-效-用”的内在关联,体现“辨证施药”的智慧。打破传统中医药视觉的古朴风格,以现代设计语言重构“药性”意象,赋予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14
黄杉杉
以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叙事脉络为核心,通过板绘水墨淡彩风格,且部分场景结合ai呈现“发现—进入—生活—离开—迷失”关键场景,传递理想与现实的疏离感,同时保留古典文学的意境美。
15
闫志鑫
露娜和诺瓦在解决银河危机的过程中,不断地回忆起过去的美好,如“每个碎片不同的回忆:雨水中的橡胶鞋,外婆织毛衣的球”。这些回忆与故事的主题“你快乐的回忆里有整个宇宙”相呼应,强调了快乐的回忆的重要性。
16
杨柯芸
在充满生机的菜园里,一场温暖的故事悄然上演。拟人化的赤豆精灵与兔子姐妹相遇相知,碰撞出动人的友谊火花。当兔子姐妹遭遇水肿困扰,陷入无助时,赤豆们迅速行动起来,分工协作,精心熬制出一碗碗香甜的桂花赤小豆丸子汤。它们用真诚与智慧,为兔子姐妹驱散病痛。最终,康复的兔子姐妹举办感恩聚会,与赤豆们载歌载舞。整个故事通过生动鲜活的画面,将友谊与善意展现得淋漓尽致,传递出互助互爱的温暖主题,既充满童趣,又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 。
17
靖莉莹
绘本以南宋名臣杨万里拒贿抗权的史实为蓝本,刻画文人风骨与权欲博弈的深刻主题。画面以竹林清寂暗喻文人风骨,鎏金奢靡象征权欲侵蚀,辅以乌纱化蝶等意象,传递“宁弃乌纱,不折风骨”的精神内核。圆润可爱的造型能吸引低龄儿童阅读。
18
余佳萱
以小刺猬“怕黑”为主线,融入夜交藤、酸枣仁、远志等20余种中草药元素,将传统草药知识转化为“治愈黑夜的魔法”,通过奇幻探险故事传递勇气与温暖,构建“自然疗愈+亲子成长”的独特叙事。
19
张长江
该系列插画以苏轼生平为蓝本,融合中国传统工笔与写意技法,暗含晨午暮夜时间线索,构建生命循环意象。依苏轼人生转折诗句起草,借诗绘景,生动勾勒其各阶段心境。从青涩"踏雪"到豁达"观日",展现其精神蜕变,字画相融,助读者轻松理解。
20
麻齐寿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借武陵渔人偶入理想社会的故事,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我选这个题材作为我插画设计的主题是因为这篇文章充满了奇妙,冒险以及魔幻的色彩,在这个设计作品中,我所展现的是将中国传统绘画与奇幻色彩相结合,通过板绘的形式展现,并在原文的基础上提炼出几个大致故事情节。
21
贾幸哲
这组插画以“画我中华之山水”为核心,借孩童日常活动串联场景。运用清新明快的卡通画风,展现牧牛、垂钓、采莲等乡村生活片段。以细腻笔触勾勒山水田园景致,传递中华山水之美与乡村生活意趣,唤起人们对田园山水的向往与眷恋。
22
程文晖
这是一组以诗词为主题的系列插画,因考虑到时代的因素,我认为水墨国画能体现出诗人当时所看到的风景。这一系列插画主要为古代诗词中的各种风景地貌作品所绘制,有山川、河流、湖泊、草原等。我用偏水墨国画的手法绘制出诗人用文字所表达的风景。
23
潘昊佳
世界观设定:这是个人妖共存的世界,每当午夜十二点,镇上的百草堂便会开张,陆陆续续的妖会来此看病,百草堂有八大神医,分别是金银花,灵芝,陈皮,半夏,地黄,白芷,贝母,苍术药仙。创作风格借鉴了赛博朋克风格,色彩饱和度高,增强视觉冲击力,将草药进行拟人化创作。
24
许文涛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短短二十八字,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九个意象的叠加,勾勒出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日黄昏羁旅图,抒发了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与思乡之情。本次设计以“诗境还原、情感共鸣”为核心,通过多元艺术形式解构与重构诗词意境,让观者跨越时空,沉浸式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学魅力与文化底蕴。
25
王在旭
绘本是以花木兰替父从军这个传统中国故事为背景进行创作的,书的名字叫做《木兰记》,主人公就是我们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引用迪士尼花木兰形象设计,故事线是借鉴古代文言文《木兰诗》改编而来,因战事紧急男丁们被迫离开家乡,踏上战场。但木兰因父亲年迈,弟弟年龄尚幼,身为姐姐的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26
李悆年
采用古风与奇幻融合的风格,运用细腻笔触与丰富色彩,营造出既具传统韵味又富有想象力的视觉效果,呼应诗词的浪漫与深邃意境。
27
韩跃飞
插画作品以李白为核心,讲述了李白的人生轨迹,分别选取了他年青时的游山玩水,郁郁不得志,然后被招入京,但是得罪权贵而被赐金放还,后有加入了李璘幕府,李璘兵败后李白被流放夜郎,后又遇到大赦,投靠族叔,最后病故当涂。
28
管晟梓
这组设计以灵芝为核心,多维度展现其魅力。从深山灵芝初现,到古籍药典传承,借水墨、超现实等风格,融合自然、神话、科技元素。通过描绘灵芝生长、神话故事、科学研究等场景,体现其在自然循环、文化传承、科学探索中的角色,以多样风格和元素,传达出灵芝在古今及未来的价值与意义,展现其在不同领域的独特魅力。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千古风骨。
29
丁养冰
本系列插画以宋代美学为基底,融合院体画的工谨与文人写意的洒脱,通过青绿至澄空的渐变色调暗喻苏轼从少年意气到暮年超脱的生命历程。画面以诗、书、画交织布局,撷取《寒食帖》墨痕、汴京宫檐、赤壁江涛等符号,构筑八幕时空切片。疏密留白间浮现金榜等历史锚点,烟火细节与星河意象并置,既凝练士人“达济天下”的儒家筋骨,亦传递“一蓑烟雨”的道禅哲思,在当代视觉叙事中重塑东坡精神的文化基因。
30
祁敏洋
1:达官显贵的华服,美人华丽的饰物,笑语充盈街道,衣香在暗中飘散。寻找他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阑珊发现了他,似幻一般,是能够披甲上阵抗击金人的辛弃疾自己。可自宋孝宗而下,众人皆是沉醉在江南西湖畔的灯火繁华当中,显得辛弃疾心中的“他”与环境格格不入。
2.铁花像是东风吹散了的千树繁花,纷纷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坠落,女子树下驻足观看。
3.江南的岁月静好与金人占据的土地的反差
4.透过屋檐仰头观看绽放在空中如夜间绽放的花树。
5.玉壶光转如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