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术学院2025届设计艺术学院本科毕业生获奖作品(一)

发布时间:2025年7月3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001

 

01
RGB

作者

邵丹娅、刘美琪、李锦烨、张文欣

-

指导教师

张婵媛、王铨锴

-

作品说明

我们以日常的无目的行为作为我们创造实验的起点,捕捉那些未被经验预设的创造可能。在“RGB”的创造探索中,我们寻找着行为与事物在我们经验之外的微妙关联。它们是超越现实的,荒诞幽默的,但却合理的存在。

02

角落下的“微”害

作者

詹林淇、宋亚格、王雨萱

-

指导教师

张婵媛、王铨锴

-

作品说明

本课题通过视觉设计将隐匿于婴儿用品中的微塑料污染转化为可视化的警示系统。我们构建了60种常用婴儿物品的五种危险等级,结合显微镜观察逻辑,从纹理到颗粒与抽象几何图形进行可视化表达。设计核心包括风险图鉴、信息图表及基于微塑料形态的字体设计,并以海报、书籍等媒介呈现。研究旨在唤醒公众对婴幼儿健康的防护意识,推动产品安全标准透明化,同时探索视觉传达在环境健康议题中的社会责任。

 

03

嗷奇诊所

作者

权金喆、陈可馨、魏玥

-

指导教师

吴林桦、茹天

-

作品说明

儿童医疗健康领域,低龄儿童的疼痛管理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儿童对于医疗的恐惧焦虑来源于“环境”泛指就诊的空间。“未知性”即面对就诊时对医疗器具,医生,疼痛以及生病的未知性恐惧。无法表达的疼痛,未知的恐惧都使得儿童就诊变得困难。可视化设计将抽象的信息转化为直观、易懂的视觉图像。将艺术疗愈与痛觉可视化设计相结合,针对低龄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情感需求,开发适用于儿童的疼痛安抚工具。

04
怀素自叙体

作者

刘青鑫、沈家兴、周飞

-

指导教师

傅斌、王一竹

-

作品说明

对“天下第一草书”怀素《自叙站》进行提炼、转化和再创造并研究字帖笔黑墨法、章法和意境保留怀素草书神韵。通过现代设计语言传达草书的奔放、流畅、充满生命力和节奏感,表现书法艺术与数字字体实验设计。

05

非标准答案

作者

杨海川、戚袁柠、冯婉英

-

指导教师

袁洁、罗琛

-

作品说明

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6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新一代年轻人正在打破传统的一元化人生路径。他们不再满足于标准答案式的人生,而是在挑战与机遇、稳定与冒险之间,探索着属于自己的非标准答案。

06

孕梭纪

作者

林墨洋、马若澜、张世楷

-

指导教师

陈钟

-

作品说明

现阶段医疗健康面临数字化转型,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扩大,孕妇对产前健康认知需求激增。本设计以《黄帝内经》中的“形、气、神”为内核,探讨数字化AI人工智能技术与展示空间中的科普性展示道具艺术如何通过算法生成、交互感知与生物数据转译,重构“母体生育-梭机织布”的叙事。从养蚕纺织过程引申出来丝线视觉符号进行数据可视化,让产前健康数字科普更生动易懂,探究了人的需求——AI技术——科普理论的关系。

07

海龙号-深海运载器

作者

楚可千、马奔、张乾

-

指导教师

雷思梦

-

作品说明

海龙号深海运载器是为深海龙宫空间站定制的移动工作平台,服务于海底科研、资源勘探与检修作业。在国务院重视深海领域发展、推进深海空间站工程化的战略背景下,海龙号应运而生。它采用流线型设计,以耐腐蚀、高强度钛合金打造,包裹感外观既具独特辨识度,又强化结构稳固性,保障人员物资运输安全。此外,海龙号还能对深海龙宫空间站进行维护检修,有力确保空间站稳定运行与科研活动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