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IF}工作室|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作品(一)
发布时间:2025年7月31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582
「有可能」设计实验室
2025届产品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品
2025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Design Project for Product Design Major
悦己经济 ✖️ 家居设计
分享人
陈湘
本科:2021-2025年中南大学(产品设计专业)
指导老师
周瑄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设计伦理、设计形态学、可持续设计
后现象学等方面教学及研究
“悦己经济”背景下的智能衣橱设计
— —
Design of Intelligent Wardrob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elf-pleasing economy'
Design Description
设计说明
在“悦己经济”背景下,本项目聚焦20一35岁独居青年的衣物管理与穿搭决策问题,针对小户型空间“次净衣无序”、“衣柜结构死板”、“穿搭效率低”等痛点,提出了模块化智能衣帽架与辅助穿搭APP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尝试实现穿搭建议、衣物管理、AR试衣等功能集成。同时,在设计构思中引入了面向未来的主动交互理念,尝试探索智能衣橱在感知用户状态、预测行为需求并主动提供服务方面的可行路径。本设计旨在回应新兴消费趋势下用户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推动智能家居产品由功能导向向体验导向转型,为智能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与交互优化提供参考。
设计输出(部分)
一、选题概述
随着“悦己经济”消费趋势的兴起,消费者在衣物管理与穿搭方面展现出更高层次的个性化、情感化需求。独居青年作为悦己型消费的主要群体,其在智能家居领域对生活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关注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智能衣橱作为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创新产品形态,成为探索情绪价值与功能实用性结合的新方向。
本研究围绕“悦己经济”背景下独居青年的生活习惯与穿搭行为,综合采用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竞品分析等调研方法,梳理目标用户的实际需求与情感诉求,提出“搭衣簿”综合解决方案。
通过前期问卷调研与典型用户访谈的结合,并跟随一名被访者,观察了被访者的在租房独居时的衣物管理状态,该被访者居住在长沙岳麓区麓山公寓,月租1800、44平的一室一厅。
构建用户旅程图,系统梳理了用户在“起床准备—穿搭决策—外出回顾—回家整理—周期性清理”等关键阶段的目标、行为路径、情绪波动与功能接触点。可直观地看到整个穿搭和衣物整理过程中,“早晨穿搭决策”与“回家换衣整理”两个阶段集中体现了用户的焦虑情绪与高频痛点。
二、方案推演
设计定位:
用户画像:
经过前期的策略制定,明确产品定位后,结合形态设计语义展开设计构想,以需求承载的实际功能为基础,进行头脑风暴,输出草图方案。对产品线型特征、造型比例,用户体验进行深入构思,推演基本造型的形态结构关系,结合前期调研和造型意象,方案深入发散。
方案一:智能分区定位衣柜 + 辅助穿搭APP
方案二:半开放式紧凑衣柜 + 风格穿搭辅助系统
方案三:智能模块化衣帽架 + 电子衣橱APP系统
在草图构思之后,分别对三种方案都进行了初步三维建模,评估它们的结构比例和可行性。
三、设计呈现
产品端
通过对前期草图构想的反复推敲与模型比例的多轮尝试,最终选定以“开放式结构 + 可旋转AR镜 + 灵活组合单元”为核心的方案三,并以此为基础正式进入数字草模建构阶段。
初步数字建模在保留方案构思中“轻量化”、“模块化”理念的前提下,对主结构框架与交互部件进行了明确划分与形态表达。
在第一轮建模阶段,以等边三角形结构为基础构建了主框架,整体具备良好的视觉平衡性与造型统一性。但在与收纳模块的组合测试中暴露出明显问题:
(1)其占地范围较大,不利于在独居用户常见的小户型环境中实现空间高效利用;
(2)等边三角形结构的底部区域存在冗余角落,难以与折叠式收纳箱进行结构与功能协同,削弱了产品实用性。
模型优化:
针对此问题,设计对主框架结构进行了调整,将支撑结构由等边三角形优化为直角三角形,使其一边可紧贴墙体、一边与收纳区结构能自然组合,从而提升整体空间利用率与组合灵活性。这一结构调整不仅改善了产品在狭小空间内的可布置性,同时也在视觉语言上保持了稳定感与几何张力。
在建模与功能布局逐步明确的基础上,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尺寸确认工作,确保整体模块组合在满足交互功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家居适应性与人体工程学合理性。
区域划分、材质细节:
渲染图:
整体效果图:
细节展示图:
人机比例图:
使用场景图:
为适应不同用户的审美偏好与居住风格,设计了活力橙、中性灰、晴空蓝三种配色方案。
配合木色基调与金属材质,形成功能分区清晰、氛围温和、识别性高的产品形象。
移动端
APP端设计以“每日穿搭推荐”、“电子衣橱管理”、“个性风格记录”为核心定位,结合前期调研总结的用户需求构建信息架构。
本项目APP系统命名为 「搭衣簿」,旨在建立一个轻量、日常、悦己的穿搭辅助工具形象。命名灵感来自“搭配+记录”两大核心功能,将穿衣打扮这一每日重复行为转化为可管理、可沉淀的生活仪式。
根据信息架构、设计规范,进行界面设计如下:
产品故事板:从衣物信息上传、日常推荐、搭配参考,到整理与回顾。整个流程围绕“使用闭环”构建,目标是让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形成穿搭节奏、增强生活秩序感。同时也兼顾了智能设备的主动推荐与用户自主管理之间的平衡。
四、模型制作
为更直观呈现产品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构想,本设计制作了等比例缩小的三维实体模型。
实物模型使用3D打印技术完成,原始高度180cm的产品按比例缩小至30cm高,保留了主要结构与模块比例。模型各部件采用不同喷漆工艺进行上色处理,以区分木质框架、金属挂钩与收纳组件等不同材质特征。AR试衣镜部分则通过玻璃膜材料模拟其显示质感与反射效果,增强模型在展示过程中的视觉真实感与交互想象空间。以下是模型制作过程的照片记录:
Design Description
设计展出
吊旗设计:
产品展示视频:
「有可能」设计实验室
「if」Laboratory
「有可能」设计实验室由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师生组成,希望和大家一起在设计上,不设限,一切皆有可能。欢迎各位同学加入,在设计的道路上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有可能」!
微信号|「有可能」设计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