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学院艺术学院2025届环境设计优秀毕业设计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3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020

新乡市“芳黎”——婚纱展厅空间设计

姓    名:李小芳

指导老师:马前进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以强调简约、时尚和空间利用为主,注重空间的简洁流畅。以核心主题为灵魂,使所有设计元素服务于主题,达成主题与形式统一,实现文化传递、品牌塑造等核心价值。趋向多功能场景设计,提升空间利用率与吸引力。在审美上,采用浪漫色系作主色调营造层次感,利用光影设计突出婚纱细节,增强空间灵动感。选用环保材料,如无甲醛板材等,注重环保健康设计理念。利用中庭设计、智能遮阳系统及水波纹投影等,在确保光线适宜的同时减少电力消耗,展示环保理念。

非遗汴京——开封市宋韵主题非遗文化展示空间设计

姓    名:汪语芳

指导老师:范静静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本设计旨在融合宋代古韵,创新传承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布局主要分为非遗展示区,手作体验区,智能交互区和文创产品区,增强游客沉浸感和参与感。展示区展出官窑、汴秀、朱仙镇木版年画等非遗。手作体验让非遗记忆在指尖温度中实现传承,AR交互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重现宋代生活场景,文创产品区销售地方特色手工艺品。设计为非遗文化提供一个创新传承的载体,也为观展者营造一个文化熏陶的沉浸式展示空间。

基于森林主题的漯河市咖啡馆设计

姓   名:张珺茜

指导老师:朱  华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以森林主题为核心,规划“森林疗愈”作为空间设计理念,根据环境心理学与植物疗愈相关研究,为人们打造出一个能够放松身心、缓解心理压力的舒适空间。将自然元素转化为空间设计灵感,在设计中强调自然空间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通过照明光影、背景音乐与香氛的搭配,构建多感官交互系统,使咖啡馆成为集实用功能与心理疗愈为一体的复合型空间。

许昌市“香雅轩”——中餐厅空间设计

姓    名:李梦瑶

指导老师:魏  晔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以新中式风格为基调,聚焦许昌地域文化与现代餐饮空间的融合,注重传统韵味与当代审美的和谐统一。以三国文化、钧瓷文化为核心主题灵魂,使空间布局、装饰元素、材质选择均服务于文化叙事,达成主题表达与功能体验的深度统一,通过空间层次划分与功能复合利用,提升用餐场景的多元吸引力与文化代入感。在展现传统工艺美学的同时,注重室内环境的健康舒适,让食客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体验沉浸式的中式美食文化之旅。

漯河市悦己女子普拉提瑜伽塑形馆空间设计

姓   名:樊晓颖

指导老师:武钾赢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专为女性群体设计的瑜伽馆,意在营造一个既温情又舒适的专业瑜伽练习场地,本方案认识到女性身体以及需求具备特殊性,着力为女性构建一个可放松身心的环境,能在忙碌的日常生活里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信。悦己普拉提瑜伽塑形馆,是一个只属于女性的空间。希望可以提升女性的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去带动更多的女性朋友投入瑜伽这项运动,能促进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实施,提升社会女性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建设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郑州市“小云涧”茶舍空间设计

姓   名:夏俊美

指导老师:李小亚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理念:本方案设计通过原木材质的运用和简约的设计风格,重构“茶”与“人”的关系,让茶舍成为连接自然、传统和现代生活的诗意空间,传递“慢饮山水”的生活哲学。空间注重简洁实用,选用天然材料营造质朴的环境氛围,以开放性、流动性为布局原则,以原木美学为基础,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各空间都传递出茶文化精神。茶舍空间舒适文艺的设计,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一个休闲娱乐、以茶会友的好去处,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倡导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回内心的平静与平衡。

半盏青绿——信阳市竹编艺术茶馆空间设计

姓   名:陈雁彬

指导老师:谢各各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以信阳竹编艺术茶馆的空间设计为核心,强调设计应以人为本,秉承传统与创新的设计理念,采用文献研究、系统归纳与比较分析等手段,着力探索竹编非遗文化的内涵及特色,提炼竹编的材质、色彩和纹样等元素,巧妙地将其融入空间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中,不仅遵循了绿色理念,还凭借其可降解、低能耗的特性,为空间设计给出了创新思路,这种传统工艺跟现代理念的结合,贴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的同时,展示出传统材料在当下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姓   名:陈柯帆

指导老师:程俊豪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本方案设计力求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根本,致力于融合地域文化与禅意文化。突出平和、含蓄,追求精神上的安静与舒心。结合洛阳历史文化特色,同时兼顾到不同客人的需求和喜好,通过细致入微的设计构思,来打造一处既可以反映地方特色又能够引领潮流的居住空间。让每一位游客在享受现代化便利的同时,也能沉浸于历史文化和禅意文化的魅力中去。

焦作市猫咪咖啡厅空间设计

姓   名:柳慧君

指导老师:王  莉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理念:本猫咪咖啡厅以“宠物疗愈”为空间设计核心理念,旨在用柔和的曲线隔断与层叠绿植打破都市冰冷,营造充满探索感的疗愈空间。自然采光与智能灯光交织,为猫咪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定制猫爬架、树洞式休息区等设施,既满足猫咪天性,也成为人与猫互动的温馨场景。在这里,顾客能与猫咪亲密接触,在撸猫逗趣、品味咖啡的过程中,舒缓紧绷的神经,卸下心理包袱,让毛茸茸的治愈力量驱散疲惫,在自然与萌宠的陪伴中重获内心的宁静与温暖。

基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漯河市

“辰时书间”书咖空间设计

姓   名:徐   逸

指导老师:任东改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理念:书咖空间的设计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与现代书咖空间设计相结合,旨在打造一个既能满足现代人阅读、休闲需求,又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独特场所。方案设计通过合理的空间功能布局、柔和温暖的色调和光照氛围、丰富细腻的空间层次变化,来实现符合现代人开展阅读、休闲、体验等文化活动的书咖空间。主题“二十四节气文化”在空间内的表达形式丰富、意义多维,给读者创建除了一个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空间,让其在享受阅读的同时,深入了解和感受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魅力。

开封市—一杯春休闲茶室空间设计

姓    名:冯   姝

指导老师:孙哲 金东平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本设计方案为中式设计风格的茶文化体验馆,地址位于八朝古都开封。以中国传统茶文化为主题,聚焦于共生理念。灵感来自于千里江山图,将山水元素融入茶楼整体设计中。整体色调以暖色为主,材质选用有机材料木质和藤麻结合,以及现代绿色环保材料的运用。雕花陈设与乳胶漆墙相映成趣,保留了传统家具的古朴又增加了现代简约的效果。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品味茶香、感悟文化的理想场所,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洛阳市青简书屋空间设计

姓   名:张怡迪

指导老师:李玫欣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本方案以洛阳文化为核心,针对公共空间现存问题,将地域特色融入青简书屋的设计中。通过墙面仿造石窟造型、摆放唐三彩摆件等方式,展现洛阳传统文化。同时,采用原木风格为主调,利用温暖的木材质、柔和的色彩,打造舒适自然的阅读空间。在设计中兼顾文化展示与功能需求,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空间中得到传承与发展,也为城市增添一处富有文化气息的阅读场所。

郑州市三顾“喵”庐人宠互动猫咖体验馆空间设计

姓   名:武彩莹

指导老师:杨贺天宇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本方案以“人宠和谐共处”为核心,旨在打造一个既满足顾客休闲需求,又兼顾猫咪生活习性的和谐空间。在功能分区上,撸猫区使用柔软防滑材质,搭配攀爬架、猫窝等设施,为顾客与猫咪提供自由互动的欢乐场景;卡座及散座区采用暖色调装饰,营造温馨的休闲氛围,方便顾客品尝饮品、休憩社交;饮品区提供创意猫主题咖啡、甜品,满足味蕾需求。洗护区配备专业设备,保障猫咪日常清洁护理;临时寄养区设有独立隔间,提供安全舒适的寄养环境;隔离区则为救助的流浪猫打造独立空间,兼具隔离观察与健康恢复功能,践行公益理念。通过科学分区与动线规划,实现人与猫、商业与公益的平衡。

周口市“一缕墨香”--茶馆空间设计

姓   名:郭林茹

指导老师:李媛媛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理念:本设计以书法文化为核心,将书法的笔墨韵味、线条美感与新中式风格的简约大气、典雅端庄相结合,使茶馆成为传承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空间载体。让顾客在品茶的同时,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设计时注重营造优雅、闲适的氛围,利用空间设计、装饰布置等方法,为顾客创造一个既能静心品茶,又能赏字悟艺的雅趣空间,让人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文化绿洲,获得身心的放松和精神的享受。

南通市“乐悠”老年休闲茶餐厅空间设计

姓   名:曾李柯

指导老师:王晓会 张刘阳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乐悠”为主题,以“适者为基,静娱共享”为设计理念。当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南通市老龄化程度较深且休闲空间功能单一,设计聚焦老年群体的生理需求与精神享受需求,营造兼具餐饮和社交等多功能的复合型休闲空间,将适老化细节融入餐厅空间设计的每个环节,让老年人在品茶用餐之余充分享受社交互动与兴趣活动的乐趣。

信阳市“茗香雅舍”新中式民宿空间设计

姓   名:王梦焕

指导老师:王静 唐钱磊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理念: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当下,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为重要。本设计方案是以信阳市“茗香雅舍”新中式民宿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围绕新中式设计风格,巧妙融入信阳茶文化元素,将传统的中式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旨在将信阳茶文化与住宿体验深度融合,打造一个既能放松身心、减缓压力又可以提供人际交往的场所,从而增强游客的情感体验和满意度。

圆梦小屋——郑州市大学城24H共享自习室设计

姓    名:项晨旭

指导老师:赵璐洁 张斌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基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大学城,总面积500平方米。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大学生及考研考证等人群对高质量学习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自习室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对人群调查分析,将设计项目定位于郑州市大学城,此地为学生人群聚集地,需求显著。然后运用室内空间设计原理以及陈设艺术设计,结合调查问卷、文献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旨在打造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学习空间,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从而设计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

蓝韵私语——昆明市休闲书咖空间设计

姓   名:尹姿萍

指导老师:李梦露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蓝韵私语”休闲书咖空间设计,以蓝染文化为主题,通过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将染织、竹编、银饰运用在书咖中,丰富休闲空间设计的同时,展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注重书咖的艺术性。通过空间叙事、独特的文化墙与陈设设计,打造出具有浓郁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空间,满足游客和居民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提供一个能够深度沉浸、感受文化魅力的场所,为人们社交、工作、阅读乃至沉思的多元化生活空间。

上海市布达佩斯甜品店空间设计

姓   名:高梦婕

指导老师:宋阿媛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理念:汲取《布达佩斯大饭店》电影中的复古元素,将旧日欧洲的奢华质感融入现代空间设计。保留复古雕花、精致壁画、复古灯具等经典元素的韵味,同时结合现代的材料工艺与简约风格,去除繁琐,让复古美学在现代语境中焕发生机。在配色上,借鉴电影中经典的粉、蓝、金组合,三种颜色相互映衬,营造出浪漫且富有格调的氛围。既满足顾客对怀旧氛围的向往,又符合当代审美与实用需求,打造出具有时代张力的空间环境。

“竹编织梦”客家竹编文化餐饮空间设计

姓   名:叶丁萌

指导老师:汪国庆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理念:本方案设计围绕“客家竹编传统文化”为主,竹编餐饮空间设计概念的核心,在于将竹编工艺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当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以空间为载体,生动诠释文化自信。客家竹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象征意义,深刻地体现了客家人的文化特质和精神追求。竹子本身具有坚韧不拔的特性,其在生长过程中,无论面对风雨的侵袭,还是恶劣的环境,都能顽强地挺立。这种特性被客家人赋予了坚韧的精神内涵,成为他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北京市遇见京味餐厅空间设计

姓   名:刘苏娴

指导老师:王威 郭锐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本设计通过遇见京味空间的设计实践,系统验证了地域文化深度挖掘与商业空间设计融合的可行性。从文化传承维度分析,该设计通过构建沉浸式消费场景,使顾客在就餐过程中自然接触老北京传统文化,有效唤醒濒临淡化的地域文化记忆,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提供了鲜活案例。

洛阳市“盛唐纹样”主题餐饮空间设计

姓   名:姬梦瑶

指导老师:杨文博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传承与发扬唐纹样艺术。洛阳是唐代都城所在地,其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将本设计的选址选在此处加强对唐纹样元素的深入挖掘和传承。营造文化氛围,提升餐饮体验。在设计中通过运用唐代家具、斗拱结构、色彩特点等装饰元素,创造出具有唐代特色的餐饮空间。同时,也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唐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为餐饮空间增添更多的文化内涵,使唐纹样艺术在现代餐饮空间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河南省漯河市汤姆约客西餐厅空间设计

姓   名:张曼曼

指导老师:杜娟 杜成亮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本方案的设计为西餐厅空间设计,主要设计风格为美式复古风,以“浪漫、舒适”为主题,以复古的色彩和材质为特点,营造出怀旧而温馨的氛围,同时融入现代设计元素,保持时尚感和实用性。美式复古西餐厅视觉上营造怀旧氛围,细节处理上体现对品质的追求。这种设计风格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用餐环境,让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到家的温暖,再融入一些法式元素,打造独特的风格。

郑州市“卡卡城”MINISO零售空间设计

姓   名:闫飘情

指导老师:李志飞

毕设方向:室内设计

设计说明:在川流不息的商圈中心,两层高的零售空间临街而立。围绕探索与实践,以空间叙事性布局,沉浸式体验场景体验以及丰富的互动元素,打造IP集合乐园。设计中打破常规的局面,以不容忽视的强色彩性为主,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拉伸,打造街边艺术消费场景。并且通过对主题场景的搭建,对新零售空间消费体验的重塑与设计风格的重新定义。希望消费者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有到品牌所传递的活力、创意与亲和力。

鹿邑县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园景观设计

姓   名:张富群

指导老师:冯  楠

毕设方向:景观设计

设计理念:课题秉持“自然共生、全龄乐享、安全护航”的核心理念,以儿童成长需求为导向,打造兼具教育性、趣味性与包容性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深度融合自然生态,通过保留场地原生植被等生态景观,让儿童在探索自然中培养环保意识;功能布局注重分龄适配,同时嵌入亲子协作装置,促进代际互动;安全体系贯彻全园,采用防撞软质铺装、设施圆角化处理及无障碍通行设计,保障儿童活动安全。通过自然、功能与安全的协同创新,实现儿童友好理念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的南通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

姓   名:刘小未

指导老师:魏会彦

毕设方向:景观设计

设计说明:设计秉持 “生态、文化、活力” 相融合的概念,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尊重并修复场地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本土植物,构建丰富的生态群落,增强生物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划分休闲区、运动区、观赏区等多个区域,合理布局道路系统,设置亲水平台、栈桥、观景亭等设施,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使滨水景观成为展示城市形象、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窗口。

“咫尺绿洲”——南阳市综合性生态公园景观设计

姓   名:许若茜

指导老师:张子悦

毕设方向:景观设计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生态为基、文化为脉、人本为核”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将城市闲置空地转化为自然与人文共生的活力绿洲。设计遵循低于预原则,尊重场地原有地形特征,通过本土植物群落构建与雨水自然渗透系统,修复受损生态基底,形成具有自愈能力的绿色海绵体。同时,结合南阳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景观构筑物,赋予空间历史温度与场所认同感。功能布局上,强调多元复合与全龄友好,整合生态保育区、市民活动草坪、文化展廊、亲子游乐区及运动空间,通过环形慢行系统串联各功能区,形成开放包容的公共生活网络。

共栖——金华市鸟类友好型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姓   名:郑鹏芳

指导老师:刘晓杰

毕业方向:景观设计

设计说明:设计以“生态优先、人鸟共栖”为核心,遵循绿色生态、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三大理念,充分挖掘并发挥当地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将设计与周边自然环境深度融合,通过合理规划水域面积、打造多样化植物群落等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期为鸟类提供理想,栖息繁衍之所的同时,也为市民打造亲近自然、体验生态之美的休闲空间。

生态视角下郑州市愈林韵公园景观设计

姓   名:左慧洁

指导老师:王佩蕊

毕业方向:景观设计

设计理念:郑州市愈林韵公园位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核心区,东邻须水河支流,西接高新企业园区,占地面积6.6公顷。从生态视角出发,愈林韵公园景观设计以“生态优先、韧性共生”为核心理念,公园建设旨在解决场地土壤退化、功能利用率少及生物多样性缺失问题,同时整合河洛文化基因与土地资源,构建兼具生态韧性、人文风尚与社区服务功能良好的城市绿色空间,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充分发挥生态景观的多重功能和作用,也有助于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寻迹——豫西抗日纪念公园景观设计

姓   名:高欣欣

指导老师:刘萌 黄沛然

毕设方向:景观设计

设计说明:该公园位于巩义市新中镇张枯庄园前,景观设计深入挖掘豫西地区抗日战争的历史脉络、英雄事迹与地域文化特色,将历史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打造兼具纪念性、教育性、文化性与公共性的主题公园。方案设计以“寻迹”为主题,划分六大功能区,将抗日历史事件进行叙事性表达,通过合理空间布局,营造纪念公园景观序列,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沉浸式感受豫西抗战的艰辛历程,激发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缅怀先烈、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

基于苏州地域文化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设计

姓   名:汪   鑫

指导老师:张晨曦

毕设方向:景观设计

设计理念:本设计基于苏州地域文化特色,以苏州刺绣为设计灵感,采用保留工业遗存与置入现代艺术装置相结合的手法,探索现代景观设计与苏州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完成废弃空间的功能转型与价值重塑。在设计方法上,提取“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的苏绣艺术特征,将苏绣“平齐细密”的构图法则转译为景观平面布局逻辑,通过曲水、绿篱等元素模拟苏绣纹理,构建景观空间秩序。同时,对纺织厂工业遗留设施进行保护性利用,使其成为连接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媒介,实现历史文脉与当代空间需求的有机结合。

【END】

排版|刘佳音

校对|崔露露

编辑|李雅晴

审核|王永田

责编|徐千淇

出品|艺术学院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