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加载99%】艺术品陈设与软装工作室2025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5年5月24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621
99%,张力迸发
期待盈极,绽即抵达
1%,臻境无涯
破界为门,艺海无涯
6
艺术品陈设与软装工作室
Art Exhibition & Soft
Decoration Studio
本工作室以商业空间及家居空间的艺术品陈设设计与软装为主要研究方向;同时涉及公共空间美化、生活产品及工艺礼品的原创研发等设计。致力于艺术介入空间、融入生活的系列创造活动,通过艺术品陈设设计赋予空间更多的文化内涵。
艺术品陈设与软装工作室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
《面相》——李安琪
《光》——许慧灵
《凤翊》——毛张祥
《在风中缄默》——吴晗
《默谱》——欧阳涵慧
《砼韵·构象》——杨云飞
《Limbo》——于沛琪
《熵减乐园》——余芊树
展览开始
《面相》
姓名:李安琪 指导老师:梅法钗
作品说明:
本系列作品以“肌理设计在现代陶艺中的空间营造”为核心。作品采用抽象化的艺术手法,将人脸形态进行解构重组,使作品在似与不似之间引发观者对“人”的深层思考。创作中,巧妙运用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裂痕肌理,转化成的独特语言。部分裂痕保持自然状态,体现时间与工艺碰撞的痕迹;部分作品通过打开的设计处理,赋予作品动态的空间感,打破传统陶艺的静态呈现。12米长桌的布展形式构建出连续的视觉空间,使作品在相互呼应中形成叙事链条,传递出对生命状态、内在情绪以及个体与空间关系的艺术表达,让观者在抽象形态与肌理语言中感受现代陶艺的独特魅力。
《光》
姓名:许慧灵 指导老师:梅法钗
作品说明:
作品以深黑色热轧钢板为基座,排列渐变收缩的石膏块阵列,隐喻社会规训下被压抑的个体。石膏表面扫涂黑色丙烯颜料,叠加绘涂橙色荧光纹路,在紫光照射下显影——象征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份被忽略的独特光芒;作品下方橙色LED灯光从缝隙中透出,代表着自我觉醒的力量。观众手持紫光灯扫描,激发荧光使其发光,演绎从“被动照亮”到“主动闪耀”的精神蜕变。装置通过材质碰撞、光影博弈与互动,探讨平凡个体的能量觉醒——那些沉默的棱角与裂缝,终将在光的叩问中,投射出超越规训的生命光谱。
《凤翊》
姓名:毛张祥 指导老师:吴大卫
作品说明:
凤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百鸟之王,代表着吉祥与和谐。凤凰其形象是融合了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大部分凤凰元素都基本应用在宫廷建筑之上还有部分服装纹样等等的工艺美术作品当中。该凤凰元素陈设品的设计旨在通过现代金属工艺设计的语言与传统的语言相结合与对话,赋予作品现代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还有艺术的张力。用铁和树脂作为原材料制作主体凤凰和符文当中的花纹设计不仅仅是将凤凰的姿态展现出来并且因为以符文为底座,更能突出的凤凰主体,这样一整作品形成一副“主次分明”的构图。通过现代金属工艺和传统元素的相结合,让凤凰展翅高飞的姿态象征成了突破与进取的精神,尾羽的火焰纹也有涅槃重生之意。
《在风中缄默》
姓名:吴晗 指导老师:吴大卫
作品说明:
“在风的空隙里,它悄悄垂下,一根根,织成不被打扰的心绪。” 本艺术装置以金属丝线编织为主要手法,该装置为可自动旋转的动态装置。形态上,汲取自然植物藤蔓元素,通过流畅曲线与起伏造型,营造出灵动飘逸之感。 色彩上,以金属本色为主,搭配少量淡绿,既展现金属冷冽质感,又融入自然生机。在空间布局上,悬挂与落地结合,错落有致,观众可穿梭其间在。光影作用下,投射出层次丰富的影子,增强空间立体感与艺术氛围。
《默谱》
姓名:欧阳涵慧 指导老师:徐志杰
作品说明:
作品是一项基于盲文元素表现的装置设计与研究,通过解构与重构传统盲文的表现形式,探索触觉符号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美学可能性。作品以八音盒作为媒介,试图通过机械结构与盲文元素的有机结合,探讨触觉符号在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维度之间的转换可能性与艺术表现力。作品重点考察了盲文点阵在跨媒介转换过程中的形式语言转化,以及不同感知方式之间的互文关系,从而拓展了功能性符号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边界。最后,希望本次创作可以成为一种有趣的尝试。
《砼韵·构象》
姓名:杨云飞 老师:徐志杰
作品说明:
本作品以混凝土为创作主体,深度挖掘材质与生俱来的厚重感与沧桑肌理。混凝土凝固后的冷硬质地与斑驳纹路,不仅赋予作品沉稳的视觉基调,更承载着时间与力量的隐喻。在组织形式上,石块以错落堆叠的方式构建空间关系,刻意打破对称与规整,制造视觉上的张力与悬念。我使用捆绑的手法,金属缠绕、捆扎石块的设计,既作为连接构件强化结构稳定性。在无序中建立秩序,在冲突中达成和谐,引导观者探索材料特性与艺术表达间的微妙平衡。
《Limbo》
姓名:于沛琪 老师:叶荣华
作品说明:
四方纱幕围合出临界空间,双投影交织出永续旋转的陀螺幻象。悬浮的硫酸纸手稿如记忆碎片漂浮于意识之流,中央互动陀螺台构成现实锚点。穿行时,身影与投影在纱幕间层层叠印。作品以《盗梦空间》的“迷失域”为原型,用极简材料构建认知迷失域——半透的纱、破碎的光、可触的陀螺,共同探讨意识边界的存在状态。当现实检验的仪式被启动,整个场域即成为流动的梦境标本。
《熵减乐园》
姓名:余芊树 老师:叶荣华
作品说明:
作品想表达现在社会可以称之为互联网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都依赖于网络,甚至可以说互联网打造了如今社会。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键盘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该作品是以键盘上按键为社会中的各种场所,55个键盘高低错落排列。作品打破传统键盘仅作为输入工具的局限,将微观世界融入其中,以全新视角看待日常工具,进而在使用过程中获得灵感,激发自身创造力。
展览现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