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新生:2025届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本科毕设展|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5年6月30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568
前言
本次毕业展集中呈现了2021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四年学习与实践的成果,展出的作品涵盖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交互装置、动态影像、数字绘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特质与技术创新意识。
在这些作品中,学生们运用数字技术表达对当代社会、自然生态、文化传统、虚拟世界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他们敏锐地捕捉了时代的特征与问题,尝试在艺术与科技交汇处提出创造性的解答。作品不再仅停留于视觉呈现,更强调观众与艺术的互动性、沉浸性和体验感,体现了新一代创作者对数字媒体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再定义。
此次展览不仅是青年艺术家创意与技能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面对数字时代复杂议题时的思辨与回应。希望观众通过这场毕业展,更深入地感受数字艺术的丰富表达,共同探索艺术与科技如何共同塑造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和期望。
四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四年中的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从初识数字媒体艺术的好奇与憧憬,到如今创作成果的自信呈现,这30位数字媒体专业同学走过了一段充满探索与创造的旅程。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共同见证他们的成长与蜕变,感受他们用创意与技术共同谱写的青春篇章,并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继续前行,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
蒋广煦
指导老师:曲丹儿
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承设计
本设计是一款基于北京中轴线的AR寻宝打卡小程序——《京轴奇遇》,随着科技的发展,增强现实技术越来越发达,其凭借独特的互动体验,精准契合现代年轻人追求新奇、趣味的游乐需求,极大地提升了旅游体验的沉浸感与趣味性。《京轴奇遇》深度聚焦北京中轴线极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巧妙地在这些地点设置了一系列 AR 虚拟宝藏,宝藏的设计既结合了当地传统文化,又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并且在寻宝的过程中会有虚拟导游IP指引,方便寻宝的同时也增强旅游的体验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靖琦
指导老师:刘晴
传统文化幻想类数字动画综合设计研究
--以《八景》为例
影片是以燕京八景为文化背景进行再设计的二维逐帧动画,围绕男主角和八位幻灵展开,儿时的主角在幻灵的帮助下踏上了未来走过的路,与心中所想的八景产生对比,引发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延续的思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刘锐
指导老师:刘晴
基于中国文化要素的
交互式数字艺术景观体验设计
本设计作品采用VR和360度全景影像作为叙述手段,围绕中国龙文化这一主题,设计山西善化寺五龙壁相关沉浸式演绎,并结合《易传》中乾卦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等传统文化语境,呈现出对生命永恒价值的理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丰灿
指导老师:江扬
动画短片《who is the murderer》
本作品是一部结合定格动画与互动选项的实验影像,聚焦于社会规训对个体行为与心理的潜移默化影响。动画展示个体在迎合社会期待与追寻自我之间的抉择。通过手工定格的质感与分支叙事结构,作品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矛盾的氛围,使观众更直观地体会“内在需求被忽视”所带来的心理困境。作品尝试突破传统叙事逻辑,强调观众的参与性与思考,引导大众反思在高度规范化的社会中,个体是否还有选择的自由,并探讨自我认同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逐渐丧失或被找回。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贾曼
指导老师:樊丽娜
动画短片《吉日》
本作品将传统动画与aigc结合,围绕民间命理作为古老的存在与现代社会产生冲突这一主题进行思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栗萌
指导老师:姚远
《盛宴》:空间声音交互的参与式戏剧表演
《盛宴》借文学经典《红楼梦》之“宴”,以空间声音与交互行为构建后戏剧的参与式剧场。多名观众手持红杯,在虚实交织的声景中成为“宴中演员”,以社交动作触发声音,共同演绎一场关于相聚与离散的集体寓言。作品以古喻今,让《红楼梦》中的“虚”照见现实中的“实”,映照人性的光辉与对久别重缝的期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雷昕笛
指导老师:李新铎
《影像中的失落与重构
—沈阳工业区纪实摄影探索》
《影像中的失落与重构》借工业遗存之“痕”,以纪实摄影与AI算法构建虚实交织的参与式记忆场域。观众以双手为媒介,在现实建筑与数字幻象的夹缝中成为集体记忆的参与者。作品以沈阳三处工业时期建筑为锚点,将纪实摄影的“定格现实”与AI生成的“虚构延伸”并置,探讨客观现实与代码、个体记忆与集体数据库的辩证关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周威屹
指导老师:姚远
空间交互设计-《黑胶唱片》
黑胶唱片的独特音乐播放形式是收听音乐的一个重要途径,唱片的曲调被刻印上去永远不能改变,当指针旋转划过而不再播放一成不变的音乐,用人来当做音乐的创造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笑笑
指导老师:刘晴
传统文化与当代意象的沉浸式
数字交互体验设计——《曲水流熵》
《曲水流熵》以曲水为形、八卦为径,结合脑电波信息的收集、处理与设计转化,以交互+实体+投影的形式,在控制论艺术中呈现东方哲学意象,实现“意念—符号—机械”的控制系统,形成动态的“人机共卜”体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张晶晶
指导老师:姚远
空间交互设计
--声音戏剧《寻找青鸟》
「寻找青鸟」是一部融合了声音交互、沉浸式戏剧的声音剧,通过空间音频与定位技术,让观众进入这个知觉的剧场,倾听物品间的低语,藉由物品重现那些存在于日常中的沟通记忆,在流动的城市中探寻归属与存在的意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姚思佳
指导老师:易雨潇
基于代际沟通中
权力隐喻研究的交互装置创作
本作品探讨家庭代际冲突、沟通障碍与权力关系,观众通过声音大小影响影像中“虚拟长辈”的距离、清晰度和语言表达,体验亲密关系中的隐形暴力与沟通断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万慧泽
指导老师:刘晴
民间志怪题材交互式
数字艺术综合设计《考城隍》
本作品以故事新说的形式,在现代的语境下将传统志怪故事《考城隍》进行改编,并解构其含有的动机论。观众参与其中的交互步骤在广泛意义上将考题推向看故事的观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一安
指导老师:李兆䶮
数字媒体赋能学术可视化探赜
本作品以民国时期北京画坛画家影响力为创作对象,通过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设计的方法,构建了三维“桃花树”意象模型。作品借助算法梳理了艺术家群体结构,并设立了关键节点触发式交互装置,以增强信息传达效果。更进一步,作品旨在探索数字媒介赋能艺术史研究的可视化路径与公众化价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李铭岳
指导老师:江扬
基于互联网社区人文的
虚拟生态交互装置设计
互联网各处悄然弥漫着网民投射而来的情绪,它们通过一根网线辗转激发扩大,情绪激荡交锋,膨胀收缩,以自有的独特生态运作着,影响着人们新一轮的情绪表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耿逸飞
指导老师:樊丽娜
动画短片《金穗低垂时》
以祖孙情和成长为主题,以乡村为背景的二维逐帧动画,描写爷爷老去后主角的心境,展现那个金色的童年和逐渐远去的田野,最终主角走出困境;将绘画与故事相结合,体现绘画的生动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商敬业
指导老师:易雨潇
动画创作《梦再生机》
本作品旨在创作能够情绪调动为驱动,营造不真实的体验的实验动画。通过诉诸无人的画面、扭曲的背景音乐、悖论性的标题等手段,达到制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既温馨又怪异的梦境般审美体验。表达记忆对心灵的深远影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韩潇缇
指导老师:江扬
基于心理学躯体化概念的动画短片创作
本作品是以心理学中的躯体化障碍为主题的音乐动画,将心理问题引发的生理反应具象成动画画面,配以原创词曲音乐,凝练地展现一段对躯体化障碍的思忖与剖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郭宇彤
指导老师:李静雅
数字动画中的反沉浸叙事研究创作
本项目将通过一部数字动画实验短片进行创作实验,围绕“反沉浸叙事”的概念和人类生死界限的主题展开系统性研究与反思。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谭琬婷
指导老师:江扬
基于人类构成与自我认知深层探索的
数字影像装置创作
本项目通过数字影像装置,以动态视觉语言呈现人的思维、感知与情感的交织互动。展现了人的自我认知过程,激发对人类心理与认知的深刻思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向好
指导老师:李新铎
故障艺术视角下AIGC影像视觉完美性解构
本设计基于故障艺术理论,反向训练 AI 模型生成视觉畸变、模糊的故障图像,反思其AI的 “完美性”叙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范中原
指导老师:李静雅
智能NPC在开放世界游戏中的交互创新与实践
预期成果以呈现AI Npc新交互功能为主,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在保证其他大型开放世界游戏功能达到可游玩水平之后着重发展地图以及AI交互功能的特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唐龙
指导老师:刘晴
文化思辨类交互式数字艺术综合设计
通过机械的“感官系统”重构人类形象,揭示技术视角下人的异化与重组。透过身体与机器的链接,能够让观众利用AI所呈现的假想机器视角中看到你我,以及在技术进步之下人们对机械越发依赖这一现象的理解与思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应宇剑
指导老师:李新铎
纪实摄影的观念性语言研究
将当代纪实摄影作为观念媒介,以 “乡愁”、“身份认同”和记忆建构为题进行的研究性专题摄影创作,最终输出画册与展览。揭示了当代摄影中各种形式语言、创作方法及其呈现视觉风格的观看特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江珊
指导老师:江扬
AIGC动画短片《破茧》
本项目为AIGC动画短篇。短篇讲述了一位被杂乱信息充斥的虚拟世界所包裹的青年人,因自身阅历、认知能力的客观局限,身心灵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了负面影响,备受煎熬,然而,现实世界的生生不息让其重拾勇气进行自我救赎,最终重回美好生活的故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刘佳洁
指导老师:江扬
基于互联网屏蔽词反思的影像装置创作研究
聚焦互联网审查对语言表达的压抑,通过交互装置将观众语音转化为文字后,将敏感词替换为形态多样的“口”字符号。这些符号根据语音特征(音量、语调、语速)动态生成不同大小、颜色与形状,最终汇聚成持续流动的“天书”瀑布流。作品以“口口文学”为隐喻,通过实时参与和视觉化呈现,探讨信息传递中的断裂与重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尹艳
指导老师:王征
田园背后的故事:
李子柒多维数据可视化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成为洞察社会现象、理解用户行为的重要工具。本作品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视频背后的故事,展示田园生活美学的传播规律和受众特性,以及其在文化传播上的作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张跃曦
指导老师:李静雅
基于情感交互的太空经营类游戏设计
《星愿农场》以机器人Ash唤醒休眠科学家库珀博士为主线,构建了温暖与孤独交织的宇宙田园世界。玩家通过星际探索收集珍稀植物,重建破败农场,并与性格各异的星际旅人互动,解锁隐藏故事与情感支线。游戏将玩法聚焦于环境交互与NPC情感动态,为玩家呈现一场奇妙的星际之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傅曲
指导老师:曲丹儿
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承设计
以北京中轴线这一承载千年历史与文化的空间遗产为核心,探索其声音元素的可视化交互方式,旨在通过使用数字技术创新文化传播形式,为传统遗产注入现代新活力。
END